如何培養小朋友的閱讀興趣,進而提升其閱讀能力?英華小學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陳美娟,近年來創作出「魔法森林大件事」系列小說,以橋樑書的方式深入淺出傳遞人生道理,俘獲小讀者的心。
對她來說,寫作不是為了市場,乃是由心中一股熱情驅動,越寫越好玩,越寫越上癮。筆下的故事世界越來越大,初心卻不改——唯有好故事,才能吸引小讀者。◆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人們總覺得中文書不是很好消化,而現在小學生喜歡看的大多是科學性或者懸疑類的書,我自己開一條這樣的書的路線,希望以小朋友式的橋樑書方式,融入很多幻想元素,但亦包含很多對現在社會價值觀的隱喻,以及講述人和人之間相處的德育的元素。」陳校長說,「德育講道理很悶,小朋友很容易關上耳朵,我想要用有趣的方法去做。透過一些似乎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在森林中發生的故事,讓他們在最後能有多一些的反思,看到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看到對於一些壞念頭或者問題,在故事中有些什麼借鑒。」
從經典童話發揮想像
「魔法森林大件事」系列已經出版到第三本,深受小讀者們喜愛。2019年,系列第一本《魔法森林大件事》出版,兩篇故事,充滿想像力地為白雪公主與灰姑娘的經典故事創作前傳與後傳,也建構出魔法森林中一眾可愛角色。2022年《魔法森林大件事2:神奇小蘑菇》面世,到了今年最新出版的《魔法森林大件事3:缺口中的秘密》,陳校長逐漸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魔法森林宇宙,這裏面的故事,好像講也講不完。
陳校長分享道,與寫作結緣其實最初是因為音樂劇。那時她為所任職的學校打造音樂劇,將不少社會現象與思考放到童話世界和森林中,與同學們一起呈現在舞台上。「很多人看完劇後和我分享說:校長,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兒童劇,不只是嘻嘻哈哈,是大人看完都有東西感受到哦。所以就都勸我不如寫書吧。」
於是她開始着手將音樂劇的內容轉化成小說,卻沒想到這一寫就停不下來。系列的前兩個故事建基於音樂劇,都從經典童話故事入手,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鏡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再登場;灰姑娘的故事則不再止步於王子與公主的愛情童話,而是延展到二人與女兒之間的隔閡與和解,藉由妙趣橫生的故事,講新舊的碰撞、代際的衝突,以及愛該如何表達。不僅小朋友讀來有趣,也引發不少家長的共鳴。
寓教於樂 推動中文閱讀風氣
將對社會人生的觀察融入寫作中,在有趣的故事世界中向小讀者傳遞價值觀與人生道理,陳校長直呼思緒停不下來,寫得超興奮。
頭兩個故事從音樂劇轉化,人物的設計、故事的場景都受到最初舞台條件的限制,之後的幾個故事則完全沒有了這些框框,「可以更加天馬行空,飛天遁地都可以,好玩到收不了掣,於是字也越來越多。」她笑道,「但是我們知道橋樑書不能像武俠小說那麼誇張,我的行文都很簡單的,比較直接,讓小朋友容易讀,又加入一些有趣的片段,讓他們笑下玩下。道理很簡單:嚇怕他就不會看,有趣就會看。我希望呈現出來的文字不要太深,但又不能太淺白,修辭不能差,也要用比較漂亮的文字,可以讓小朋友們一邊看一邊慢慢進步。」
長久以來,推廣中文閱讀,不論是對家長而言,還是對學校而言,都有很多挑戰,DSE中文卷就向來被稱為「死亡之卷」,很多學生對中文書可以說是望而卻步。陳校長分享道,這和社會早年去中國化的風氣有關,也和長久以來中文科的學習方式有關,加上新一代家長由於自身的教育背景,潛意識中覺得英文比較重要,多種因素疊加,令到這十幾年來學生很怕中文。
而在圖書市場中,英文兒童書種類繁多、題材豐富,又有着清晰的分級系統,小讀者循序漸進,閱讀能力能有明顯提高。中文圖書在題材與內容方面較為良莠不齊,亦缺少權威的分級體系,令到家長在選書時也時常陷入迷茫。
在陳校長觀察中,市場上面向小讀者的中文橋樑書以台灣出版的為多,但台灣本土作家的中文行文和表達習慣又和香港讀者有些微不同,令到閱讀起來有時存在隔閡;香港本土出版方面,則較多是漫畫類,或者STEM等熱門主題,因為市場好;至於文學類的原創書籍則並不是很多。「我自己覺得,如果可以透過一些有趣的本地自己的故事——不是散文,來做,是否可以做起一個風氣來呢?」「魔法森林大件事」系列就是這樣的嘗試,而書籍受到小讀者歡迎,也讓她倍受鼓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