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最美的秋季,天安門廣場迎來了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紅旗高高飄揚在湛藍無雲的天空,彷彿在向英烈遙遙招手,而廣場中央的巨型花籃,首次以「五穀豐登」的裝飾亮相,那些飽滿欲墜的穀穗衝出花籃,似乎迫不及待想用這份盈車嘉穗、山河安寧的喜悅告慰先人。
隨着軍樂團小號手吹響嘹亮的號角聲,三軍儀仗隊正步行進至人民英雄紀念碑兩側。9月30日上午10時整,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正式開始。軍樂團奏響《義勇軍進行曲》,各界代表高唱國歌,一曲唱罷,紛紛脫帽垂首,向烈士默哀。此時全場肅靜,唯有廣場上的風,穿過他們握在手中的鮮花。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立在巨型花籃前的一排排隊伍,均是人手一枝菊花,或黃或白,唯獨少先隊員手中所持的是由黃紅兩色鮮花組成的小花束,映着孩子們朝氣稚嫩的臉龐,尤為醒目。
澳門老記者流下熱淚
當悠揚和緩的《獻花曲》響起時,媒體高台上的一位澳門老記者情不自禁流下兩行熱淚,直到抬着花籃的禮兵走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將花籃擺到基座的那一刻才忽然醒神,自己竟然忘記按下視頻拍攝按鈕。外國記者為了看得更加清楚,甚至幾人共用一台攝像機,輪流觀看敬獻花籃細節。雖然文化和語言並不相通,但從他們專注記錄的表情中可以看出,那份對中國人民英烈的敬重與共鳴。或許,每年一度的敬獻花籃儀式,不僅是用儀式感寄託哀思的承載,亦是對烈士忠魂的祭奠,更是時刻提醒我們牢記英烈犧牲與奉獻的長鳴警鐘。英雄永垂不朽,盛世如你所願。◆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