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隨着政策效應不斷累積,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不斷增多,9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重返擴張區間(高於50%榮枯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製造業PMI升至50.2%,高於8月0.5個百分點。專家表示,製造業PMI連續四個月回升並二季度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顯示經濟恢復態勢向好。國家統計局表示,下一步,需着力推動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進一步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

上月非製造業PMI升至51.7%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還顯示,服務業景氣度結束了五個月連降,9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非製造業PMI)上升0.7個百分點至51.7%。兩大行業PMI反彈,帶動9月綜合PMI產出指數回升0.7個百分點至52%,連續兩個月回升,顯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擴張速度加快。9月,三大PMI指數均位於擴張區間,中國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從PMI分項指數看,9月,製造業產需擴張加快,均為4月以來最高;外需低位改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1.1個百分點至47.8%,為4月以來最高,但仍連續第六個月低於榮枯線。製造業就業未現明顯改善,連續第七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不過,製造業價格壓力增大,隨着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疊加市場需求回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均升至去年5月以來高點。

專家:出口下行壓力仍大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分析認為,隨着系列穩增長政策加力顯效,天氣等季節性干擾逐步消退,市場預期和需求逐步恢復,企業去庫存步入尾聲,製造業供需改善,生產好於需求,上中下游行業景氣度普遍回升。「預計政策加力顯效有利於鞏固經濟企穩回升基礎,四季度製造業PMI有望在50%上下波動,但促民企、穩地產等政策效果有待觀察,加之出口下行壓力仍大,PMI持續回升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政策提振大型企業作用明顯

伍超明特別指出,大型企業是製造業PMI回升主因。穩增長政策對不同規模企業景氣度均形成一定向上支撐,但對大型企業的提振作用更為明顯,大中小型企業分化加劇。9月,大型企業PMI上升至51.6%,為近六個月最高;中型企業PMI持平於49.6%;小型企業PMI回升0.3個百分點至48%。中小型企業PMI持續位於收縮區間,未來仍需政策加力提振。有專家指出,PMI重回擴張區間,意味着短期最困難的月份已經過去了。但從中長期看,二季度以來PMI一直低於榮枯線,9月反映外需水平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僅為47.8%,顯示外需仍不樂觀,製造業生產明顯強於需求,顯示需求不足問題仍未改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雖連續三個月下滑,但截至9月仍超過58%。

下步需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也指出,9月反映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成本高和資金緊張的製造業企業佔比均較8月上升,製造業恢復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下一步,需着力推動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進一步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近日表示,其領導的研究團隊預測,今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速應在4%以上,全年應在5%以上,基本符合政府年初預期目標,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和潛在增長率,應該啟動短期穩增長、中長期增長發展動能的新一輪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