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的班森賀華人社區,是今次水災重災區之一,不少華人店舖和住宅地下室遭水淹,一名眼鏡店東主表示,店內存放的眼鏡、盒子和電器都損毀嚴重,保險公司明確表示不會賠償,損失難以估計。
經營眼鏡店的黃女士指出,與員工們周五(9月29日)早上抵達時,發現用作存放物品的地下室早已一片汪洋。黃女士與員工平時將一些眼鏡、眼鏡盒的存貨、部分文件夾、單據等放在這裏,而不久前剛購買的電腦和電視機還沒來得及掛在牆上,都在這場洪災中被浸壞。
黃女士說,他們預計當時物品已浸水數小時,已全部報銷,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各人只好用手將水潑出去。她一開始試圖撥打市政府非緊急熱線311求助,但可能是投訴的人太多,根本沒人接通,故此便打警方熱線911,接線員說「到處都這樣,若沒有什麼生命危險,自己處理」,讓她大感無奈。她也提到3年前地下室便曾因水浸導致牆壁發霉,那次花了約2萬美元(約15.6萬港元)裝修,「現在看來又要重新裝修,起碼這個地板不能用了。」
至於保險賠償方面,她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致電保險公司;對方僅回應說,很多人也遭遇類似情況,基本上不受理,「故此損失全部都要自己承擔。」
居於同一區的瑞女士則形容,由於地下室廁所出現滲漏,成為洪水入屋的主要源頭,發現時已滲水進來。不過因前幾年地下室曾被淹,她在鄰居提醒下,早早便準備好沙包放在滲漏處,並在門口邊放了防洪袋,因此水浸情況沒有很嚴重,也幸好很多貴重物品早已收好,沒有太大損失。但其他未做好防洪措施的朋友家中,據說水深高達1呎多。
乘地鐵上班2小時變6小時
由於公共交通系統因水浸延誤或停運,令不少上班族叫苦。華人黃女士從布魯克林搭地鐵至皇后區白石鎮上班,原本2小時路程竟花了逾6小時,「我早上8時出門,下午2時多才到,一出門就遇到異常猛烈的暴雨。」黃女士說,她當時乘坐地鐵Q線,到M大道站時地鐵便停下,站內廣播稱因天氣惡劣無法行駛,過了50分鐘才恢復運行,之後地鐵也一直走走停停。另一市民趙先生表示,他住在布魯克林的朋友由於一直等不到巴士和地鐵,最終只能騎共享單車冒着傾盆大雨上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