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紐約市今次共有5個地區嚴重水浸,排水系統陳舊是主要原因之一。當地排水系統只可應付每小時約4.4厘米雨量,而單在周五(9月29日)上午8時至9時已錄得逾5厘米雨量,排水系統難以負荷。專家表示,隨着氣候變化引發更頻繁的極端天氣,紐約市將持續面對嚴重洪水威脅,提升排水系統刻不容緩。

紐約市環境保護局局長阿加瓦拉表示,「這種極端天氣模式是氣候變化的結果,事實上是氣候變化的速度,超過我們的基礎設施的應對速度。」這場暴雨令市內約1.19萬公里長的排水管道無法疏導,結果令雨水和污水湧到街道上淹沒汽車,並湧入布魯克林和皇后區的地下室和地鐵站。

今次水災與2021年颶風「艾達」肆虐紐約市、導致皇后區11人死亡的情況類似。哥倫比亞大學氣候與永續發展實踐特別顧問扎里利表示,這場風暴是一個警號,「我們正處於一個新領域,就是出現強度更大的降雨。一旦超出下水道的容量,就會導致倒灌。」

《紐約時報》指出,在紐約市約60%地區,雨水和污水均在排水系統同一管道處理,當通過這些管道的流量,是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量的兩倍以上時,多餘的流量(混合雨水和未經處理的污水)會直接流入當地水道,但部分污水可能在住宅和企業地下室造成倒灌,帶來更大的衞生問題。

升級需數十年耗資逾7000億

扎里利表示,解決紐約市日益嚴重的排水問題,需投資興建大量基礎設施。該市於2021年發布名為「新常態」的報告,估計針對類似艾達的風暴重新調整市內下水道,將需要花數十年時間,以及耗資1,000億美元(約7,831億港元),單是皇后區東南部的系統升級就需花費20億美元(約156.6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