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由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其性質與國際上一些主權財富基金類似,其中曾多次投資中資銀行股的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與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GIC),則較為港人所熟悉。

星GIC擁6,900億美元資產

淡馬錫成立於1974年,致力於為世代民眾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回報。淡馬錫現時在全球9個國家合共有13個辦事處,截至2023年3月31日,淡馬錫的投資組合淨值為3,820億新加坡元。

至於GIC則成立於1981年,在全球有11個辦事處。GIC其中一個功能是負責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目標是長遠而言為新加坡的國際購買力保值,甚至增值。GIC不發布一年期業績和管理資產規模,而市場則估計GIC管理約6,900億美元的資產。

此外,世界較有名氣的主權財富基金則有:挪威主權基金(NBIM),1990年代成立,負責把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投資海外,目前管理逾12兆挪威克朗(1.4兆美元)資產,是全球最大單一股票持有者,主要布局是基於國會頒布的架構所追蹤的一套基準指數。

中東主權基金近年崛起

至於近年崛起的中東新勢力,在中東排名第一的主權基金為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管理的資產規模約8,530億美元。

名次隨後則為管理資產規模8,030億美元的科威特投資局(KIA),管理資產規模7,767億美元的沙地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以及管理資產規模4,750億美元的卡達投資局(Q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