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香港是經濟城市,要激活經濟,需要令社會及市民對前景有信心。政府推出的「你好,香港!」及「香港夜繽紛」固然有一定刺激作用,但股市及樓市是香港經濟兩大指標,股市興旺,樓市暢旺,市民財富增值,經濟自然欣欣向榮。因此冀香港特區政府會以快狠準的方式,為股市及樓市注入活力。

上月特區政府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以全面檢視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因素,並向行政長官提交改善建議,希望通過短、中、長期的措施,提升競爭力,加速股市發展。小組於9月初已經召開會議,討論工作方式及計劃,以及聽取各金融監管機構及港交所對市場情況及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具體分析,包括投資者成本的相關數據,希望盡早向特首提交建議,並按階段聚焦中長期建議,提交最終報告。

樓市方面,繼上星期按揭證券公司宣布放寬樓花住宅物業按揭保險計劃,與已落成住宅物業看齊,1,000萬元或以下的樓花最高可借九成,1,000萬以上至1,500萬元最高按揭保險成數為八成後,財政司司長日前表示,留意到現時樓市的情況跟當年「辣招」引入時的境況有些不同,去年樓市大約下跌15%,今年截至7月底則回升了約2%,現時交投量跟長期平均數的月均約5,000宗比較仍是稍低,而特區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市場情況,畢竟不同的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有其目的,亦在特定環境中有其作用,會採取一個務實的態度,不斷檢視。

兵貴神速,特別是在推動經濟方面,如果發現癥結所在,就要迅速行動,對症下藥。市場人士最能掌握市場脈搏,而政府就掌握全面數據,因此為了相輔相成,政府需要聆聽市場意見,從而推出政策配合。就股市及樓市的情況,業內人士在過去一年已經提出不少建議。須知道股市及樓市不振,不單影響香港市民及投資者,連帶庫房收益也有影響。

盼不用等到施政報告公布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25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事有緩急之分,政策的推行需要快狠準,因此如果政策已經成熟,從整體經濟效益角度,應該盡快推出。否則如果等待得太久,市場會失去耐性,現時有效的措施,一個月後才推出,可能會變得事倍功半。

標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