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立秋後的廣東氣溫仍舊居高不下,伴隨秋老虎的,自然還是南國短暫的乾燥,前不久才關了屋裏的抽濕機,如今又要打開加濕器了。
偷閒讀詩,翻到宋人許棐寫的茉莉花詞:「荔枝鄉里玲瓏雪,來助長安一夏涼。情味於人最濃處,夢迴猶覺鬢邊香。」頓時感覺有了一絲清涼。又彷彿是心理作用,鼻尖處也嗅到了一縷茉莉香。
於是放下書到院子裏去巡查,果然尋到兩株被隱藏在繡球花與合歡花旁的茉莉,已經快到中秋了,還是掛着滿頭的花苞,綻開了的花瓣雪白,像是飄灑在綠葉上的雪花,小小的,並不起眼,若不是幽香陣陣,恐怕再過些時日也無人注意它們的身影,難怪與許棐同為宋人的江奎寫到茉莉花時,會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味道最是能勾起人心底一些久遠的記憶的。
我不管到哪兒都喜歡種花,從小到現在一直都沒改變過。茉莉花賤生,插枝就能活,花期也長,因此即便從前經常搬家,我也是搬到哪兒,就會把茉莉花帶到哪兒、種到哪兒的。別人家喝茉莉花茶要專程到茶葉店去買,我家只需備上綠茶,從自家種的樹上摘幾朵茉莉放進去一同沖泡就可以,新鮮的花朵遠比製在茶葉裏的乾花香多了。
幾乎人人都知道茉莉花茶好喝,但茉莉花好吃,卻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
茉莉花開的時候,不像它們生的模樣那般雅致,開起來都是爭先恐後的,滿株皆是花,花兒們都很「內卷」,你未開罷我又開。花開得多的時候,「為食」如我,便會將開好的花和大顆的花蕾摘下來送進廚房。吃法自是多樣的,想吃南方口味,用茉莉花炒雞蛋、茉莉花煲粥、茉莉花燉銀耳羹、茉莉花滾冬瓜湯;想吃北方口味,可以做涼拌茉莉花,或是用蕎麥麵把茉莉花拌勻蒸着吃,或是將茉莉花調味,裹一層薄薄的麵粉油炸,炸得好了,像是在吃帶着花香味的雞米花。
茉莉花花兒味美,它的葉子也不遜色,作為吃貨,還可以學古人,如明代《飲饌服食箋》記載的那般「茉莉花嫩葉採摘洗淨,同豆腐熬食,絕品。」當然,喜歡西點的,還能用茉莉花做小餅乾,若是能在月圓的中秋夜,吃幾片清甜的茉莉花餅乾,再品一杯幽香的茉莉花茶,也是一樣應時應節的雅事。
因為天熱,院子裏除了還開着幾朵被烈日曬得發蔫的玫瑰,只剩下這兩株才被發現的茉莉花了,花朵開得雖然密集,數量卻是不多,做菜是不捨得的,每日摘幾朵泡水喝,便覺得秋高氣也爽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