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榮透露,廟街最快11月初推出有約20個攤檔的美食區。圖為廟街夜市。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廟街是香港標誌性夜市步行街,惟經歷3年疫情後熱鬧不再,約300個商舖目前僅三分之一營業。香港旅發局正與廟街商會研究重振夜市,油麻地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透露,最快11月初推出有約20個攤檔的美食區,除了雞蛋仔、牛雜等香港傳統小食,還會與區內南亞裔、泰國、越南、土耳其、墨西哥等族裔開設美食攤,打造國際美食街,初步目標運營5個月:「相信對遊客和市民都有新鮮感和吸引力。」他預料,美食區每日可吸引約一萬名遊客,期望特區政府提供資助。

有昨日在廟街觀光的外籍旅客表示,6年前曾到訪廟街,今年舊地重遊感覺攤檔變化不大,但人流卻明顯比之前少,「希望香港有更多娛樂節目或表演,會更吸引旅客來香港遊玩。」

擬向食環署申請臨時牌照

陳錦榮昨日在電台節目上指出,目前廟街只有約一百間商舖營業,由於政策下不能退回牌費予店主,又不能轉租,削弱交還牌照的誘因,故部分店主索性不開檔,「擺喺度算。」為重振廟街的盛況,商會正研究打造美食街,他透露:「設立在佐敦道到南京街一段廟街,在街道兩旁放置小食攤檔,正在和政府協商細節,向食環署申請臨時牌照。」

他表示臨近城市的夜市,如珠海、深圳、台北地區及泰國等都主打美食街,進而帶旺區內消費,香港卻欠缺這樣的美食街。「廟街和其他地區不同,有很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族裔商戶及居民,因此我們打算與他們合作承辦美食檔,出售他們地區的特色美食,打造一條國際美食街。」陳錦榮說,廟街做為國際知名的香港夜市街,有條件打造國際美食街,政府亦認同業界計劃,積極支持。

對於美食街能吸引多少人氣?他預料,每日可吸引約一萬名遊客,初步打算由中午3時開放至午夜12時,如果反應熱烈,會考慮將開放時間延長至凌晨1時。政府亦積極支持相關計劃,「政府的確有決心搞活香港夜市經濟,商會亦正與政府商討希望放寬商舖經營限制,例如允許我們出售食品類手信,食環署反應正面,獲批准的成數頗高。」

他認為,香港欠缺標誌性食品手信,「去澳門都知道買杏仁餅、豬肉乾,其實香港的臘腸、腐乳、辣椒醬都很有特色,可以做手信。」

同時,由於廟街兩旁都是民居,美食街會帶來噪音、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環境衞生、供電等問題,需要妥善安排,因此籌備時間較長,預計11月才能開張。「不僅打造美食街,也趁這個機會活化廟街。廟街以往只是出售衣服、日用品等,商品和商販都存在老化問題,加上網購衝擊,國際經濟又不景氣,以致愈來愈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