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在早前的慕尼黑車展搶盡風頭。 資料圖片
◆歐洲純電力電動汽車銷量中,約有15%源自中國進口。 資料圖片
◆平治等歐洲老牌汽車製造商,也在歐銷售其於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資料圖片

美媒:不專注自身車企發展 圖靠人為設限注定失敗

香港文匯報訊 歐盟日前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更不排除日後「揮舞關稅大棒」,試圖動用單邊經貿工具提高中國電動汽車產品在歐發展成本。不過《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中國正在電動汽車賽道上加速前進,中國汽車品牌及其產品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歐盟若不專注自身車企發展,僅試圖依靠人為設限,料將遠不足以讓歐洲汽車製造商避免落後,更不能兌現為外企提供公平公正營商環境的承諾。

歐盟近期宣布調查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進入歐洲市場時,是否透過政府補貼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華爾街日報》坦言,歐盟的做法實則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縮影,鑒於汽車行業對歐洲的重要性,以及中國作為競爭對手,在過去數年迅速崛起成為了全球領軍者,歐盟此舉不足為奇,這種趨勢(貿易保護主義浮面)在電動汽車、鋰電池等高科技領域更加明顯。

加徵關稅理由站不住腳

投資諮詢公司聯博資產管理的統計顯示,歐洲純電力電動汽車銷量中,約有15%源自中國進口。報道分析稱,得益於持續增長的中國市場,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獲得巨大的規模優勢。現時在中國售出的汽車中,約三分之一是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主要車企除美國的Tesla之外,其他所有最暢銷車型都來自中國品牌。

聯博統計還發現,實際上不少歐美車企也熱衷在中國設廠。例如Tesla就從上海工廠出口其生產的電動汽車,寶馬和平治等歐洲老牌汽車製造商,也在歐洲銷售其於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中國龐大的供應商群體,以及在電池等領域完善的供應鏈,都有助降低生產成本,讓在華設廠對車企更具吸引力。

《華爾街日報》指出,歐盟試圖以「中國車企獲得政府補貼」為由加徵關稅,但這一說法恐怕站不住腳。由於許多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多數已經自力更生,地方政府為它們提供的建廠補貼等資金,僅佔它們全年營收不足1%。加上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在歐洲售價一般都較在中國國內更高,所謂「價格戰」的說法也不攻自破。

歐車企警告「自食其果」

瑞銀則估計,若要應對歐盟加徵關稅的做法,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不排除安排轉移生產線,整體成本不會明顯增加。也有多間歐洲車企負責人警告,若歐盟的人為設限措施引來中方反制,反而是歐洲汽車製造商將深受打擊。

《華爾街日報》最後提醒,歐盟試圖依靠人為設置貿易壁壘的做法,阻礙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發展,效果會相當有限,「歸根結底,歐洲車企要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而非寄望於通過政府給外來競爭施加額外阻力,就認為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