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畢馬威中國最新發布汽車科技50報告指出,由於政策激勵,內地品牌在電動車領域起步較早,通過電動車的快速上量實現「彎道超車」。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34.1萬輛,按年增長76.9%,涉及金額464.2億美元,按年增長1.1倍。出口量繼去年超過德國後,上半年實現對日本汽車出口的超越。

海外布局加快 本地化趨勢明顯

海外布局方面,今年以來中國車企繼續深耕東南亞、中東等市場,同時也在加快布局以歐洲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跨國併購、建廠、成立研發中心、開拓銷售渠道等消息頻出,本地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在技術實現及銷售方面,報告認為上半年插電混動(含增程式)以98%的按年增速實現近百萬銷量,延續去年勢頭。同期,純電車BEV增速20%,實現銷量209萬台。純電與插混對比來到68:32。在2021年及以前,插混路線佔所有新能源車輛的比重一般低於20%。

對於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的發展,畢馬威中國工業製造及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諾伯特表示,新能源汽車依然是近期最大亮點,已經超期完成從政策驅動,並全面進入市場化驅動新階段,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並逐步實現甚至超出該行在2021年的專題報告《勢不可擋的電動化浪潮》中提出的預測。

新能源車不可忽視低碳環保

報告又指,當前,在傳統燃油車企比拚全周期減排的背景下,作為降碳主力軍,ESG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價值也日益凸顯。相比燃油車企對尾氣排放和生產環節的減排高度關注,新能源車企則更加需要關注回收再利用問題,例如電池回收、製造材料回收等。

報告從全生命周期減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充電,純電動車電池的儲能應用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如何踐行低碳環保進行了解讀。展望未來,在推動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雖然從短期看,企業的經營成本可能上升,進而影響企業效益;但從長期看,企業可以通過改進低碳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最終提升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