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劉明)灣仔海濱即將舉行美食和手信攤位,油麻地廟街今年第四季起亦將舉辦特色市集。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灣仔一帶採訪,該區太原街是頗負盛名的「玩具街」,亦是一個超過80年歷史的露天街市,街頭巷尾小食店林立。有商戶表示,疫後人流明顯減少,排檔提早收檔,期望灣仔海濱攤位活動能有引流作用,吸引市民及旅客順道到太原街。廟街商會則建議,在已清拆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附近試行夜市,加上唱歌表演等活動吸客。
臨近中秋節,「玩具街」不少商舖及排檔掛滿中秋燈籠等商品,但其中一檔負責人謝小姐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疫情之前,上班和下班時段人流多,尤其佳節前特別熱鬧,「今年復常後,市民沒有心機逛街消費,疫前的2019年這段時間,家長早已帶小朋友來買燈籠準備過中秋,但現在顧客常常都只看不買。」
「這條街在晚上八點過後,人流疏落。」營業到晚上9時的謝小姐說。她期待在灣仔海濱設立夜市後,可以帶動人流,「旅客來灣仔也不單只是逛夜市,相信他們也會對周邊的景點很感興趣。」
廟街商會倡甘肅街辦夜市
廟街商會主席陸興發認為若在街上增設幾個攤檔,並不足以吸引人流,認為政府需要周詳的規劃,要先規劃好市集出售哪類產品,不能過於倉促。
陸興發認為,夜市要有多元化的發展才有吸引力,建議在已清拆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附近的甘肅街試行夜市,售賣東風螺、炒蜆等食物,加上唱歌表演等多元化活動。
紅色小巴盼放寬停泊禁區
要搞活夜巿,交通配套十分關鍵。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坦言,疫後紅巴生意額大幅下降,疫前旺角紅巴往往會營運至凌晨四五時,現時晚上八九時後,市面普遍已很淡靜,旺角、銅鑼灣等地人流亦很少,很多小巴在午夜12時許已經收工。
他相信政府推動發展夜經濟,可令市面變得熱鬧,增加小巴乘客量和生意,又希望政府放寬紅色小巴的禁區,容許進入大型屋苑以及在市集附近停泊,「不擔心業界人手不足,相信只要生意回升,自然能吸引已經離開行業的司機回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