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陝西的明長城烽火台遺址。 資料圖片

中國歷史流傳很多有趣的故事,烽火戲諸侯就是其中一個,頗有西方故事「狼來了」的教育意味:相傳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台,古代烽火台是遇敵時用以傳遞消息的防禦設施,諸侯以為京城遭受入侵,於是紛紛前來營救,來到城下方才發現只是被戲弄一場。褒姒見到諸侯白來一趟,竟然露出笑容。其後周幽王為此多次點燃烽火,諸侯不再相信烽火,漸漸不來了。最後真有外敵入侵,缺乏諸侯保護的周幽王因而死亡,終致西周滅亡。

這則歷史故事教育意味明確,但真實的歷史是否如此,我們先看看原文記載: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史記·周本紀》)

內容非常清晰,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因而決定在烽火台上燃起烽火,諸侯全部來齊之後,才發現是惡作劇,最後導致諸侯不信。歷史學家卻認為故事頗多破綻。

第一個破綻是地理位置。周幽王的首都是鎬京,大概位於現今的西安。而地方諸侯則遍布全國各地,比較遠的有現今的山東,比較近的也是河北地區。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地方諸侯要勤王最少要3天至5天,較遠者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既然如此,一天之內召集全國諸侯,這不可能。就算諸侯分批到達,也不可能造就《史記》當中諸侯全部到達才知道並無外敵的情況。

第二個破綻與烽火台有關。根據現在考古技術和發現,最早的烽火台僅追溯至漢代,而周幽王時代比漢代更早,從未有烽火台的相關考古發現。先將考古發現問題擱置一邊,從烽火台的功能上看,其作用是抵禦外敵,一般設立在邊疆地帶,甚少設立在諸侯國之間,靠近內陸的諸侯國可能根本沒有使用烽火台的概念。史家認為,《史記》成書於漢代,司馬遷將漢代建築融入到歷史著作當中也不無可能。

第三個破綻與歷史學的概念有關。學術界存在一個共識名為孤證不立,意指如果只有一條證據支持某個結論,這個結論是不可以接受的。《史記》關於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疑點重重,又未有其他證據可以互相佐證,基本上嚴謹的史學家會將之排斥出歷史真相。2012年,中國出土了一批竹簡,內有記載周幽王末年事跡,其滅亡原因並非「烽火戲諸侯」而另有他因,這點與另一本古書《竹書紀年》互相契合,成就了考古和歷史書的互相印證,基本否定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真實性。

中國有頗多寓言故事有深刻且鮮明的教育意義,這個做法於教育和文化而言多有益處,有時卻難顧及歷史真實性。同學閱讀這類故事時不妨多加想像和分析,辯證看待其內容,也許會漸漸發現歷史故事的多面性和趣味性。

◆追昔(歷史愛好者、中國研究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