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爽兒
近年有很多特別,因緣際會,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演藝界別朋友,先是粵劇界,打從李居明大師接辦了新光戲院之後,我便跟着他與「鳴芝聲」劇團工作,如今已十多年。最近,李大師和鳴芝聲合作《莊周蝴蝶夢》。李大師接着還有歷史劇《小平你好》,以創新的方法演繹歷史。
還有完全意想不到的是,我跟着兩位前輩汪曼玲和陳善之看桃花源粵劇工作舍和香港舞蹈團合作的《紫玉成煙》,在汪曼玲大姐的安排下,我幸運地被安排參與桃花源的大型演出《帝女花》65周年專業版的9項演出活動。活動去年正式啟動,卻因為疫情,15場在西九戲曲中心的專業版演出,只演了一場便因為全部娛樂場所停止運作,桃花源粵劇工作舍十分無奈地停止演出,並被迫把大型布景損毀,因為前景不知如何,大型布景的存放倉租到何時,布景隨時間消耗,質素難保。
直至年底,疫情漸遠,《帝女花》才與香港管弦樂團完成了《落花滿天·管弦光影之旅》,只演兩場,卻得到極大回響,以至他們再次興起念頭,明年6月再過江與澳門管弦樂團合作管弦之旅。
回頭說今年6月《帝女花》專業版才正式開始,全部台前幕後歸位,15場專業版《帝女花》、兩場《拜將台》,一場學生專場、一場學生朗讀劇本和詩詞,再赴澳門威尼斯人的3場專業版演出,《帝女花》65周年專業版才算得以順利完成。
往後,《帝女花》還有他們一連串的計劃,且希望在大灣區巡演,此事正在努力中。
而在《帝女花》中,如今很受歡迎的其中兩位伶人王志良、林穎施也很努力地參與粵劇發展工作,早前王志良才與梁非同參與《新胡不歸》的重演,之後梁非同又與梁兆明擔演《新梁祝》。眼見新一代都站上了更好的位置,作為觀眾那是很有福分的。但新一代的出色表現,一定不能沒有前輩的支持和鼓勵。稍後羅家英便會與徒弟王志良和林穎施於月中在沙田大會堂演出4齣名劇,包括《焚香記》、《紫釵記》、《小周后》、《章台柳》。而《章台柳》又有新安排,徒弟王志良演日場,師傅羅家英演夜場,所以觀眾可以觀看日夜場,便看到師徒演繹一個角色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吸引之處。
能夠接觸更多粵劇戲曲之餘,近年還接觸了舞台劇,真是我的運氣,這其中又包括「進念·二十面體」的舞台演出,包括稍後有他們的《香港鬼喜劇》和《三少爺的劍》。與此同時,北京一位舞台劇製作人,還準備把她改編的韓國的劇本,也想帶來香港公演,因為該劇前幾年在內地巡演後,反應好好,所以,她希望我能幫她做聯絡事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