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大話」指誇張的說詞。「說大話」指誇大其詞;廣東人多以「講」代「說」,就說成「講大話」了。
愛「講大話」的人叫「大話精」。
「文人多大話」這話常用來譏諷讀書人寫作多譁眾取寵、誇大其詞,以吸引讀者。
「十個媒人,九個大話」/「媒人多大話」,意謂舊時媒人介紹對象時總會說些誇大粉飾、兩頭欺瞞的話以盡快撮合親事,與「媒婆嘴裏無實言」、「無謊不成媒」、「媒人口,無量斗」義近。媒人在做婚姻介紹時,都是說對方好的一面,其實未必能夠盡信。有句與媒人相關的俗語這樣說:「三人共五目,日後沒長短腳話。」男方長短腳,女方是獨眼的,媒人丟下這樣的話,三人一共五個眼睛,日後不能說關於長短腳的事。其實婚前男女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缺點,只有媒人知道,但為時已晚。這句俗語也表示已答應別人的事就不能反悔。
廣東人叫「睜開眼睛」做「擘大眼」;「擘大眼講大話」指有人對一些明顯不過的事實明目張膽地撒謊,可謂不知廉恥。
在「大話」的基礎上,人們構建了「大大話話」一詞。從字面看來,「大大話話」好像表示很大的「大話」;其實不然,只是在某程度上誇大了一些「事實」。
示例:
某戲院聚集了不少等候買票的觀眾,實際有四五十人左右。有位排隊買票的人拿起手提電話對友人說:「大大話話,有成百幾人排緊隊呀!」
「吹」指誇口、說大話。如:吹噓;「牛」的體形碩大。或許是這些原因,有人就用「吹牛」或「吹牛皮」來形容那些說話誇大不實在的人。「吹牛大王」指擅長「吹牛」的人。
「吹牛不打草稿」指信口開河、胡亂吹捧。話說回來,不少人以為「吹牛」是廣東話專用詞,其實此詞來自書面語。
除以「吹牛」來形容撒謊之外,廣東人最常用的形容詞要算「車大炮/車大砲」了。「車大炮」的表面意思是用「車」搬運一尊「大炮」,哪裏會看出有撒謊的意思呢?由於「車」、「扯」音近,有人認為「車大炮」源自「扯大炮」,於是有如下的理解:
「大炮」那麼笨重,以一人之力要把它「扯」動根本無可能,所以「扯大炮」分明是說謊,說其大話也。
上述解釋似是而非,實情如下:
「扯」指不拘形式、內容地談,如「扯謊」,即「講大話」。「奢」指誇張,如「奢言」,也有「講大話」的意思。「奅」,同「砲」,音「砲」,虛大的意思。有人把「扯/奢」、「奅」這二字的意思結合,創作了解作「講大話」的「扯大奅/奢大奅」來。
元明雜劇《鎖白猿》台詞:「貧道姓鄒(謅)名謊,字扯炮,道號弄虛先生。」台詞中刻意用上多個解作「講大話」的詞彙,有「謅」、「謊」、「弄虛」。由此可迫出「扯炮」也帶這個意思。又有句俗語叫「扯大炮不費腰力」,意謂「吹牛」易得很。由此可見「扯大炮」一詞早就出現,只是廣東人讀作「車大炮」而已。
發炮出煙,「發無煙大炮」就是發虛炮,比喻虛假程度甚高的大話。「車埋晒啲無煙大炮」等同說了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大話。
如有人說話偏離主題,我們可說他「東拉西扯」;更嚴重的話,不就是可以說他「天拉地扯」嗎?有人就把「天拉地扯」換作「拉天扯地」;又「拉」與「扯」義近,於是再換作「扯天扯地」,到最後就說成「車天車地」了。廣東人會以「車天車地」來形容那些經常「講大話」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