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毛麗娟 深圳報道)9月8日,華為又是突如其來地打出了一波「王炸」,突然開售了Mate 60 Pro+以及Mate X5摺疊屏手機。華為依然沒有披露最新開售的兩款產品的處理器資訊,不過據市場判斷,Mate 60 Pro+、Mate X5搭載的是與Mate 60 Pro一樣納米級的晶片,即7納米國產晶片,華為商城暫未顯示這兩款產品的銷售價格。值得關注的是,即將發布的Mate 60 Pro+旗艦手機料搭載比麒麟9000s更優勝的麒麟9100處理器,網絡支持5.5G規格。Mate 60 Pro+的網絡預購訂金為1000元(人民幣,下同),首批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有業內人士表示,5.5G下載速率基於超大帶寬的頻譜,每秒10GB下行速率已近在咫尺。
此前,據華為Mate 60 Pro第一批用戶測試發現,華為Mate 60 Pro手機包裝盒和公開信息上都沒有提及5G,也沒有公布手機的處理器型號。打開手機沒有顯示「5G信號」,但網絡速度達到了5G手機的速度。大多數科技博主認為這是一款「5G」手機,而第三方基準測試軟件顯示晶片型號為「麒麟9000s」。今年開始,華為方面的公開講話中,已經不再講「5G」,而是講「5.5G」。在今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展示了5.5G時代的五個關鍵特徵,即10Gbps體驗、全物聯網場景、通信與感知融合、L4級自動駕駛網絡和綠色ICT(信息及通信技術)。
國產7納米芯片 比肩高通「驍龍」
雖然說目前Mate 60 Pro+尚未正式官宣,但有業界人士認為,Mate 60 Pro+可能是一款5.5G就緒機型,並將會搭載麒麟9100芯片。目前Mate 60 Pro使用的麒麟9000s芯片與高通驍龍芯片相比較,中央處理器(CPU)能效略微強於驍龍888,圖形處理器(GPU)能效等於驍龍888。麒麟9100芯片的性能則在麒麟9000s芯片的基礎上略有升級。
從2019年開始,美國啟動對華為的制裁並不斷升級,從限制華為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到禁止美國企業與華為合作,再到限制華為購買美國產品及技術,特別是美國要求台積電和三星等半導體製造巨頭停止為實體清單上的中企提供高性能晶片代工,導致華為麒麟晶片遭遇「斷供」。
內地媒體指出,麒麟晶片的遭遇,只是華為這架「千瘡百孔的戰機」身上的一個彈孔。而華為的遭遇,也只是中國企業「向上攀登」過程中眾多「卡脖子」環節的縮影─美國商務部對華實體清單、TikTok聽證會、AI高性能晶片封鎖、EUV光刻機封鎖……一道道封鎖,一輪輪制裁,讓中國人對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念卻更加堅定。
技術研發投入不降反增、深入整合並升級供應鏈、鴻蒙系統驅動萬物互聯……業界指出,Mate 60系列的推出,不僅標誌着華為麒麟晶片復出和華為5G手機的正式回歸,而且意味着華為將重整手機市場的舊山河。超過500Mbps的下載速率、全新自研架構的GPU、可進行衛星通話的「捅破天2.0」,麒麟9000s和5G技術,華為經歷四年制裁寒冬,正在迎來春天。
從5G到5.5G的期待

上下行速度爆升
第一階段的5G體驗是千兆體驗、百億連接。而在5.5G中,這一指標升級為了萬兆(10Gbps)體驗、千億連接。5.5G的下載速率基於超大帶寬的頻譜,能夠實現10Gbps的下行速率。而在上行速率上,則是採用了上下行解耦技術,將上行速率提高到了1Gbps。5.5G網路能夠支撐更大數據量的即時交互,比如智慧醫療、自動駕駛等。
開啟「無源物聯網」
通過5.5G無源物聯網的覆蓋可以識別區域內的超高頻RFID標籤,這樣一來產品可以不帶電源、電池,通過網路去識別終端位置,具備低成本、零功耗、易部署的優勢。比如無人零售店的零售商品,都可以通過搭載無源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商品的管理。
「厘米級」定位
5.5G通過基站對電磁波的反射,來感知物體的形狀、距離和速度,定位能力能達到「厘米」級,再搭配5.5G的高精度網路定位,可以輕易感知到城市的道路情況,將一切都以數位化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