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覺先的九弟薛覺明,戲行人稱之為「薛老九」,隨兄長演大戲,第一屆「覺先聲」班便有他的名字,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在廣州與薛覺先同台演出最後一齣戲——《花染狀元紅》。在他的遺作《薛覺先的舞台生涯》一文,記載了很多在薛覺先的粵劇改革工作裏,取自海派文化的元素。薛覺明是粵劇演員,長時間與兄長同台演出,他講述的資料很具參考價值。

1925年,薛覺先21歲,離開「梨園樂」劇團到上海拍攝電影。在上海兩年中,除了拍電影,經常去看戲,大世界和新世界遊樂場裏的說書、唱大鼓、滑稽戲、鳳陽花鼓等場所,經常都有他的蹤跡,所以,江蘇、浙江兩省的民間小調他懂得很多。在各個劇種當中,他比較愛的是京劇,對京劇的表演藝術體會較深,學得的東西也較多。他最愛看周信芳的戲,說他的做工和唱工都很適合廣東人的胃口。高雪樵、王虎臣的武功也引起他的興趣。曾經以票友的身份結識了當地許多藝人,吸收了不少京劇優良的表演藝術,同時很注意京鑼鼓的用法、武戲的功架和身段,並學習了北派的把子。他覺得粵劇有很多地方追不上兄弟劇種,如果不大大改革一番,依然墨守成規的話,那就會阻礙粵劇的發展,因此,他返回香港時就着手實現他對粵劇改革的願望。

1927年,薛覺先從上海回港後,先從化妝和服裝開始進行改革,其中一項取自海派文化的是男角化妝。男角以前用來紮頭的紗包改用水紗,人字式的紮法改為圓額式紮法。塗粉、抹胭脂、畫眉、塗口唇的化妝,也在他拍片時學來的化妝術的基礎上另創一套化妝術,服裝、盔頭、靴鞋,一概採用京劇的款式,極力主張服裝採用顧繡。

音樂方面,薛覺先感覺粵劇武場鑼鼓的聲音過度嘈吵而單調,京劇的鑼鼓爽脆活潑,節奏分明,徐疾如意,能夠恰當準確地襯托動作。他在《薛禮山神廟嘆月》和《黃天霸拜山》兩折戲裏,完全使用京鑼鼓,並按照京劇形式演出,觀眾很歡迎這種新鮮的東西,同行也互相效尤。自此,京班的的的撐、四鼓頭、急急鋒、單三搥、紐絲、斷頭、叻叻鼓、相夾單等等的京鑼鼓和打引、點絳唇等音樂便廣為粵劇戲班使用。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