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 心
獨克宗古城在香格里拉市區建塘鎮的中心,分為古城老街和龜山公園兩個核心部分。經過多年的開發、打造,特別是2014年大火後的重建,獨克宗老街上,商舖、酒吧和客棧分列兩旁,舊屋變大宅。昔日為馬幫服務的皮匠舖和牛棚馬廄,都隨着歷史的長河消失了。古城成了香格里拉市最大的購物城,商品琳琅滿目,特別是民族服裝、藏族工藝品、藏式木器、藏香、藏刀、木碗、藏式銀製品、藏藥材、迪慶山珍等特產,最受遊客歡迎。
夜晚最熱鬧的地方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和龜山腳的月光廣場。在四方街和月光廣場每天晚上都有篝火舞會。古城當地各族民眾和來自各地的遊客、朝聖者一起,跳起獨具特色的藏族傳統廣場舞鍋莊舞。豪放的藏族舞蹈極其張揚,歡樂的情緒帶動着場內外所有的人。這是古城最有特色的生活場景,也是古城永遠吉祥的寫照。
但是,獨克宗古城之所以被很多人嚮往,是因為她不僅有着歷史的印跡、藏鄉的風情,還因為她是一個可以被人夢想和追尋的地方。這裏有濃濃的藏域風情,密密的佛國虔心。當然,最讓人興奮,最打動人的,依然是那些新房子背後的老屋故事和陳年的舊夢。古城裏最吸引人的是老房子、老石板路和它們記錄的老故事。四通八達的石板路見證了古城的滄桑歷史。
一進古城,踏上用粗拙的條石鋪成的街巷,年代感撲面而來。古城的道路蜿蜒起伏,因為古城是依山而建,看起來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歲月久遠的舊石頭就着自然地勢鋪成的。大火毀了老建築,但老石頭鋪成的地面卻保留了下來。現在,仍然可以在石路上看到深深的馬蹄印,那是當年的馬幫給時間留下的信物了。沿着滄桑的石板路走向古城的深處,一排排、一片片藏式老房子,更讓人感受到古城特別的歷史文化氛圍。看着那鱗次櫛比接連不斷的古老住宅,石板小道和地道的煙火生活,感覺獨克宗似乎依舊靜靜地躺在那裏譜寫歲月的千年……
獨克宗古城於1,300多年前在「雪山包圍的盆地」建塘壩子上崛起。到清康熙年間中甸(今香格里拉縣)建立茶馬互市,獨克宗開始繁盛一時。經過清雍正到民國期間的數次大規模擴建修繕,逐漸形成了這座神奇的古城。但是在上世紀末,獨克宗還是一個荒草萋萋,瓦礫落寞的地方,殘破的土牆,無人問津的小徑,本來就狹窄的街道還被沿街搭建的牲口圈佔了一半,到了夜晚整個古城便是一片漆黑。古城真正發生變化還是在2001年中甸更名香格里拉以後,香格里拉的影響力帶動了獨克宗古城的發展。許多外地人千里迢迢來到古城,走進老街,開起各種店舖、客棧、酒吧、咖啡店,甚至安家。他們希望這裏找回寧靜,建築他們孤獨的夢想。獨克宗古城裏的第一間酒吧是「牛棚酒吧」,是真正開在原先藏民牛棚裏的,只經過簡單的改造。古城藏民的住宅一般是兩層樓,上層高下層低的格局,上層是人居,下層是牛棚。當年的「牛棚酒吧」就在皮匠坡,很原始,把原來藏房牛圈裏的糞便清理乾淨,放了些簡陋的家什物件和一張桌球枱,就開始接納着黃髮碧眼的人,接納着州長和明星,也接納着當地連漢話也講不清楚的原住民。牛棚曾經迎來無數的關注和讚譽,包括國外的知名媒體。極為可惜的是,2014年的古城大火,使「牛棚酒吧」徹底成為了過去式,而今那塊地方已經改建成一幢大房子了。當年的老闆也消失在了雲南。而今許多人走到皮匠坡,就會懷念「牛棚酒吧」,「牛棚」雖然已成往事,但許多朋友依然深深覺得「牛棚」是自己記憶裏的地標,或者是獨克宗新時代中一個缺失了的標本,他更加純粹,記錄着一些人夢想的起飛與破滅。獨克宗的新生活每天都在繼續。不斷地有新人前來,後輩熬成前輩。老朋友們離開,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夢醒了,又或許開始了新的夢想,在別處。其實每個時期的獨克宗,都會讓去過的人有種不能釋懷的感覺,是因為它的一個歷史斷面是去過的人們所親歷的。許多迷上獨克宗的人都認為,第一眼愛上獨克宗而留下來的那個外鄉人,他是英雄,如果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獨克宗。
獨克宗古城是一座浴火重生的千年古城。藏區有俗話說,彩虹只有經歷苦難才能看到。雖然遭受了一場大火的獨克宗看起來與過去已有不同,但作為一個隱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國,依然蘊藏着濃郁的文化底蘊,她的魅力已經被歲月鑄造成永恒!古城內的舊房子已經比較難看到,現在的都是在原址翻修或者新建的,但依然是典型的藏式土掌房為主的特色民居,還有一些帶有濃郁藏族風情的木楞房。在獨克宗的小街上,還能讓人找到完全不同的感受。無論是古老的建築風格,還是壯麗的自然景觀,都令人心馳神往。來到獨克宗古城,你將會被它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彷彿回到了歷史的長河中。
古城裏不少人家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傳統。藏式早餐,以糌粑為主,再配上酥油茶。中餐吃藏包子,烤琵琶肉。晚餐要隆重,有犛牛肉乾巴,有用乾菜、蔬菜、馬鈴薯、豆腐和各種野生菌煮的藏式火鍋。還有家釀的青稞酒。老人們每天早上都要在自家屋頂的煨桑台上,把松枝、五穀燒給遠處的神明,祈求保佑。每到初一、十五,就上大龜山上的大佛寺燒香。小小古城裏雜居着藏族、納西族和漢族等20多個民族,古城其實就是一個多民族生活實景博物館。各民族兄弟姐妹共飲一井水,千百年來,各自保持着本民族的信仰與生活習俗,圍繞着大龜山,和和睦睦地把生活講成故事,又把故事過成生活,而今被四面八方的遊客們品讀、欣賞着。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是這座被稱為「白色月光下的城堡」的古城最顯幽幻、神秘的時候。一輪明月爬上古城上空。月光如水般傾瀉在古城街面的土木老屋和石板路上。街面上帶有民族特色的建築在月光下熠熠生輝,「月光城」果真籠罩在一片皎潔的月光之下。朦朧中,老街顯現着若有若無的輪廓,被行人腳踩步踏磨得光滑如鏡的石頭路面,在月光和街燈照耀下,泛着清幽的藍光。街巷邊有許多小客棧,門口懸掛着的大紅燈籠,在夜色中給旅人送出溫暖的邀請。走在古城的夜街上,感受着藏族文化與心靈的撞擊,靈魂深處的魂牽夢繞被眼前的祥和、寧靜、神秘、美麗、醉人所感染。高原古城宛若仙境、迷濛如夢的美麗與純淨,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