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國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盛衰對世界繁榮舉足輕重,尤其對香港而言,更是影響深遠。作為疫後全面復常的第一年,國家經濟增長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由於國家奉行社會主義自由經濟,政策傳導力快,因此相信一系列措施會即時見效,後續支援亦會緊隨其後推出。反觀香港方面,作為自由市場經濟,措施需要市場消化,需時實現,就更加要雷厲風行。

國家正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從金融機構、股票市場、民營企業及房地產公司等支持經濟發展。例如「認房不認貸」措施,即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於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只需繳付三成首期。

在股票市場方面,內地自2008年以來首次削減股票印花稅,由0.1%,減半至0.05%,從而刺激股市成交量。同時,根據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舉行「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工作推進會」,邀請多間銀行及民營企業參與。會上人行表示,將持續提高民營企業貸款佔比,要求金融機構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加大對民營企業支持服務方面在績效考核中的佔比,強化科技賦能,擴大信用貸款規模,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以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並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發揮政、銀、企和工商聯的四方合力。

國家提振政策「快狠準」

正如之前所說,國家的政策傳導力快,尚且以快、狠、準的方式,推出不同措施刺激經濟。而香港方面,經濟增長不但不似預期,更有回落跡象,因此更需要政策支持。舉例說,樓市辣招現時是否可以「減辣」?股票印花稅是否可以減低,從而增加香港市場競爭力及刺激交投?金融市場是否可以推出其他新招,以吸引新資金?

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以全面檢視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因素,並向行政長官提交改善建議。面對現時地緣局勢緊張、風高浪急的市場狀況,建議政府為專責小組提交報告設定時限,以免出現「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及「蘇州過後冇艇搭」等落後形勢的情況。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