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亞達「航天」手錶。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 8月23日上午,「香港青少年廣東灣區科創之旅」港生們走進飛亞達計時文化中心,探索時間秘密。香港都會大學學生麥穎欣分享說,通過了解鐘錶文化、飛亞達發展歷史和工匠的故事,被它深耕製造業領域,不忘初心的精神感染,了解到雖然人類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充滿困難,但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自己也要一路進取,探索不息。

飛亞達計時文化中心為中國鐘錶行業首座集「文化宣傳、工業旅遊、知識普及」於一體的綜合型展館,在展館中,港生們參觀了中國自主研發的航天錶,它們曾三度作為航天計時裝備征戰太空,已成功躋身世界三大航天錶品牌之列。

2003年,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遨遊太空並返航,當時楊利偉正是佩戴着「飛亞達」極限系列航空手錶;2005年,極限系列航天手錶全程隨護「神舟六號」航天員實現長達115小時32分鐘、行程約325萬公里的太空飛行;2008年,「飛亞達」航空手錶陪伴着「神舟七號」航天員完成中國第一次太空行走。

解說員又向同學介紹了手錶各個零件組成以及加工過程,帶領大家參觀了生產車間及檢測中心,感受到中國製造的匠心獨具。

交流團又到訪了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建設的光明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該中心以「需求方出題,科技界答題」為出發點,圍繞腦科學與類腦智能領域產業轉化的關鍵痛點,建設腦科學產業共性技術服務平台,立足大灣區並輻射全國,打造「沿途下蛋+聚集效應」的產業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