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7月之後,南風吹起藍天呈現;立秋之後8月,天天幾乎藍天白雲。 作者供圖

鄧達智

「白雲蒼狗」聽得多,自己落筆也用過無數次,從來沒特別尋找其出處,立秋前後南風吹起藍天白雲是常態,每日出門,滿目層層疊疊漂亮不凡的雲朵,總會忍不住,停下來,拿起手機將藍天白雲拍攝。

今日想寫白雲,忽爾良心發現,用上幾分鐘尋找「白雲蒼狗」之出處: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作者杜甫)

現實主義的詩聖,落筆清楚俐落,不着深藏隱喻,一讀即明。

曾於2020年8月28日,於本欄寫過《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上網查「白雲」,舊稿竟然跳出來,不禁小小驚喜。兩年前刊登於8月底的稿子,想亦同一季節性藍天白雲下,引發的寫趣。上世紀中下旬那些年,學校音樂課室常亦傳來……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早已耳熟能詳,白雲蒼狗,依然深刻記着:

《 故鄉 》

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

青山重重,樵歌嘹亮

看那東方鮮紅的朝霞

歌唱我的故鄉

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

江上風波,漁舟蕩漾

看那東方鮮紅的朝霞

歌唱我的故鄉

楊柳青青,風和日長

燕子飛過短牆,百花齊放

鳥語花香,蝴蝶翩翩四方

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

田野蒼翠,一片麥浪

看那東方鮮紅的朝霞

歌唱我的故鄉

1952年發行,作曲:侯湘(李厚襄),作詞:張金,原唱:張伊雯、柔雲。當年「長城鳳凰」紅星:夏夢、石慧,亦曾合唱流傳甚廣。

歌好聽,旋律嘹亮,從小十分嚮往,相信《故鄉》亦是身教國語的初階,在完全對國語陌生的童年,老師教導下唱來相信亦字正腔圓。

上世紀五十年代另有名曲,亦以白雲及故鄉為題;韋瀚章作詞,林聲翕作曲:《白雲故鄉》。

時光荏苒,自己早已白雲變蒼狗,奇怪活潑的心性並未因歲月洗禮而阻塞停頓;只恨十年下來,眼見對我國不利的國際勢力不斷打壓,本來平和的香港亦也動盪不安,兼逢數年肆虐全球新冠疫情打擊下,縱使疫情總算尾聲,但各國社會千瘡百孔各式問題再無遮醜布,漸次原形畢露。數年前已訂立好幾個工作目標,在疫情洗禮下幾乎蕩然無存,就是實質上仍可繼續,心情早已明日黃花,生活上唯一樂趣盡往繞着地球旅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