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大眾保護兒童意識提高,更加積極舉報虐兒。香港警方今年上半年共錄得716宗虐兒個案,較去年同期554宗增加29.2%,其中約七成半犯案者是熟人。警方預計「強制舉報虐待兒童草案」通過後,相關舉報個案將大幅增加,故計劃年底前在各總區虐兒組增加三成至四成人手,應對未來可預視的挑戰,同時持續檢討和優化處理虐兒案的程序,提升調查及檢控效率。
兒童網上交友增被性侵風險
在今年上半年716宗虐兒案中,包括359宗涉及侵害兒童人身及357宗侵害兒童性罪行,前者比去年同期增加25.5%,後者亦增加33.2%。在359宗侵害兒童人身個案中,有294宗(81.9%)涉及虐待及忽略,包括體罰、疏忽照顧和獨留子女在家等;近七成半犯案者是家庭成員,部分是父母因學業及行為管教問題施行體罰,亦有部分因為伴侶不和而遷怒子女。
侵害兒童性罪行案,逾七成半為熟人所為,包括同學、情侶、親友等,其中有近七成性罪行屬非禮案件。警方分析指,主要因為疫情後恢復正常社交活動,兒童增加與其他人接觸機會。
刑事支援科高級警司江永祥昨日表示,部分父母未必蓄意傷害子女,但用錯管教方法或情緒失控發洩在子女身上,呼籲家長及照顧者多加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態,必要時找人傾訴,或尋求社福機構幫助。
他指出,兒童性罪行案件多與網上活動有關。施虐者通常在社交平台、遊戲及交友程式認識兒童,再迎合兒童喜好打開話題,或噓寒問暖以建立友好關係;甚至有施虐者與兒童以情侶相稱,哄騙當事人傳送裸照或私密影像,再約見兒童進行性侵,並偷拍私密影像作威脅。
有個案顯示,一名13歲男童在社交媒體認識26歲男子後發展成情侶,向對方分享自己的裸照及影片,隨後被騙至對方寓所性侵。家人及後發現兩人的網上對話,與學校商討後報案求助,男童最後轉介至社會福利署跟進。
另有一名12歲女童被18歲男網友要脅,要求見面作進一步發展,否則會去學校找她麻煩,女童擔心有危險,將事件告知兩個朋友並報警,成功避免悲劇發生。
警將增人手加強蒐證檢控
為打擊虐兒個案,警方今年年底前會在各總區虐兒組中增加一位警長和3位警員編制,及與律政司成立「保護易受傷害證人及兒童專責小組」,聯同社會福利署加強蒐證、檢控及相關福利跟進,將嚴重及備受關注的案件盡早轉介給律政司,讓檢控官和小組成員在調查初期已有首階段證據溝通,以提升調查效率。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總督察區佩珊介紹,警方今年6月起舉辦第三屆「童行·同心」保護兒童計劃,與兒童事務委員會、社會福利署及公益金及其他合作夥伴再度推出一系列活動,鼓勵大人和小朋友一起參加,希望為兒童提供健康和安全環境成長,以及幫助照顧者紓緩壓力,減低虐兒幾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