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科院張掖節水農業試驗站的隴黃大豆農田。

豆腐、豆漿、豆豉、豉油、味噌、大豆芽、納豆……豆製品是中國以至東亞飲食文化歷史上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根據《詩經》等古文獻、新石器和青銅器時期的碳化大豆及現代基因技術證實中國大豆擁有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等證據,而中國是大豆的主要起源地。林漢明指出,全世界有70%的植物蛋白和29%的植物油是由大豆提供,大豆亦是改善營養不良的重要作物,而大豆根部可以與土壤中的根瘤菌形成根瘤並進行共生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為有機氮並固定到土壤中供植物使用,有助減少化學氮肥料使用和碳排放,「每產生1公斤氮,就可抵消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對國家以至世界邁向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然而,林漢明表示,曾經作為世界最大大豆生產地的中國,現時卻購入了世界市場60%的大豆,進口大豆更佔內地需求逾八成,但是種植大豆的面積並沒有增加,大豆自給率低引致供應受國際市場主導,失去議價權,形成了「大豆危機」。

削碳排5萬噸 增農民收入

面對此等情況,林漢明認為有必要研發廣適應、耐逆境和高產量的新品種,故他與甘肅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張國宏合作研究培育出耐鹽、耐旱、抗病的新大豆品種隴黃1至3號,並無償送贈予甘肅農民種植,從2016年至2022年,3種大豆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83萬畝,減少約5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為農民增加6,90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實現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將成果留在農民家」。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