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文意識的抬頭,新聞報道必須體現人文關懷的色彩才能擁有生存的土壤,其「深度」正是植根於普羅大眾。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而中國的「文」, 以人為本,關注生命與尊嚴,尊重人的價值、理想和需求。

在我心中,人文報道除了有宏觀角度,更需要微觀角度。人文報道用「鏡頭」對準普通人,要用平民化視角來關注百姓日常生活,還要以符合普通百姓審美情趣的方式表達。媒體可以選擇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和話題,對準社會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平民階層進行報道,更容易取得與讀者的親近感,增進報道的親和力。

假如我是香港文匯報記者,應該要有旺盛的求知慾,要有探索真相的精神,通過深入百姓萬家燈火生活,經過細心觀察與思考,精心製作有煙火氣、有人氣的內容才會得到老百姓的喜歡,在新聞採訪與寫作中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才能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

在疫情肆虐時,我們戴過N95口罩,也穿過防護服,為市民提供最前線的報道;在經濟蕭條時,我們也曾把特寫鏡頭投給上網課的學生、入不敷出的基層家庭,以及因無力承擔租金而被迫停業的商戶……我們要隨時傾聽來自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容易被忽視的下層平民百姓的心靈呼喚。我們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需要以腳力為基礎,在實踐中寫文章。我們要把政府政策和人民的呼聲和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應該是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橋樑。

人文報道不僅要有細膩情懷,還要有平視的角度—公平正義。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在評判標準上,記者在新聞採訪、寫作、編輯過程中要句句斟酌、字字客觀,把新聞的客觀性和嚴謹性貫徹落實;二是指新聞媒介為爭議雙方提供平等表達的機會,這是公平原則。公正性還包括傳播者對新聞堅守不偏不倚的立場,任何公民都應有權平等地發表自己意見,也可通過媒體與社會不同意見辯論。不過,隨着互聯網充斥真假難辨的信息,極端化的情緒表達氾濫,在此背景下,更需要記者肩負起大眾傳媒的「社會雷達」功能,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其中一個例子是香港媒體人陳貝兒與其團隊,他們歷經3個月,穿梭全國6個省份,10個脫貧地區,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嶺,拍攝了紀錄片《無窮之路》。在拍攝前,陳貝兒曾看到西方媒體對中國脫貧成功的質疑,不過,她認為作為媒體人不可以只看人家的報道就信以為真,要真的親身去看、去聽。最終《無窮之路》全面詳實地見證了中國的脫貧之路,用真實的鏡頭、真切的體驗向觀眾呈現中國脫貧的偉大成果。

偏見從來不易消除,除非用理智與事實來終止它。我們採訪撰稿時,應把批判意識建立在積極、善意的態度基礎之上;要消除偏見、摒棄刻板成見,在充分理解後推動社會實現共同體形成,過程需要自己獲取信息,再經分析、論證、去偽存真、由表及裏,作出判斷與結論。

如果說特寫鏡頭是貼近人性,平視角度是尊重人性,那麼環視角度是發現人性。人文報道亦要以環視的角度閱覽周圍的一切,去憐愛眾生,需要很強的共情能力,需要去不斷發掘新聞事實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展現人性的真善美。

香港文匯報作為一份有75年歷史,扎根祖國、情繫香港、勇於承擔的大報,記者的眼睛不僅要努力尋找真相,也應記錄真情。我們會被人性美打動,因它是一種自由而率真的美,能讓人充滿生活情趣和美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是好記者的標準。我們要多關注社會正能量,發掘溫暖故事,宣傳人性中的真善美,將平凡人的愛心善心傳遞,用身邊的好人好事,去感動社會、淨化風氣、提升公德,不斷為溫暖社會做加法。

一位有職業操守的記者,對新聞選材要有針對性,追求報道的真實性,善於利用多角度的思考去凸顯人的價值、人的尊嚴,才不負社會的期望。通過採訪、報道,讓貧困的人得到關注,讓有為的人得到認可,為建設更好的中國作貢獻,我們應當是時代的發聲者,讓無力者有力,讓社會前行,讓幸福的人們更幸福!

◆漢華中學 關金潔

註: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