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農林先生稱,隨着兩岸關係冰凍,其合作社種植的果蔬,基本次次都位列被暫停輸入大陸名單,農民苦不堪言。圖為台灣果農正在採摘芒果。 網上圖片

國台辦:檢出有害生物 施行正常生物安全防範舉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蔣煌基 福建報道)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1日表示,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1日起暫停台灣地區芒果輸入大陸。

朱鳳蓮說,今年以來,大陸海關從台灣地區輸入大陸的芒果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該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大陸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從源頭上防範風險,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1日起暫停台灣地區芒果輸入大陸,並已通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聯繫渠道向台灣方面通報,要求台灣方面進一步完善植物檢疫管理體系。

朱鳳蓮表示,上述措施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範舉措,科學合理,符合大陸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台果農:倘做好品控 銷陸價格有優勢

有數據顯示,台灣芒果栽培面積約21,000公頃,主要集中在台南、屏東和高雄。南部三縣的種植面積佔全台灣芒果種植總面積的90%以上。雖然台灣當局農業主管部門指,芒果屬內需型水果,對台農衝擊不大。屏東果農林先生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台灣芒果輸出到日韓等其他地區的總量,不及銷往大陸的一半,「農業部」說法簡直「胡說八道」。林先生指,今年台灣芒果產量飽和,價格本就上不去,倘若做好品控,銷往大陸非常有優勢,「如今被暫停輸出大陸,對台灣果農衝擊很大」。

「綠營票是自己投的 只能自食其果」

林先生亦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訴苦稱,隨着兩岸關係冰凍,其合作社種植的果蔬,基本次次都位列被暫停輸入大陸名單,農民苦不堪言。「真是沒辦法,大家都不希望放棄大陸市場,也不可能放棄市場,可是南部基本都是綠營執政,票都是大家自己投出來的,只能自食其果。」他說。

其實,台灣輸入大陸的產品,要麼帶着病蟲害,要麼出現農殘超標,要不註冊不合規,近年來已出現多宗包括鳳梨、荔枝、蓮霧及柑橘類等諸多水果被大陸暫停輸入事件。閩江學院海峽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陳克明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台灣農副產品其實一直都存在被大陸方面檢測出問題的情況,「以前兩岸關係好,只要評估不影響健康、消費及環境等,大陸一直對台灣南部提供照顧。如今兩岸關係不好,大陸照章辦事,並不是沒道理,也沒什麼不對。」

專家:民進黨害苦台經濟民生

陳克明進一步指,台農業主管部門對今次芒果禁入事件借題發揮,認為大陸「用非常強的手段禁止輸入,不符國際規範」,認為是大陸在找茬,無限放大作政治文章,那麼為什麼銷往日本、新加坡、新西蘭的農產品出現問題時,民進黨當局就馬上道歉賠償?

「凡是涉及兩岸議題,民進黨當局都進行政治化操作,還大搞『雙標』,只能害苦台灣經濟民生。」陳克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