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裏的香火,燃了,滅了。宗教一直是香港中華傳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不僅是古老神秘的東方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人民信仰。我一直想探索傳統宗教在香港留下的痕跡,我想有朝一日,我成為了香港文匯報的記者,我會寫走在香港的街頭,隨處可見的店舖門口擺放的財神;我會寫備考期間,太平山上文武廟源源不斷的香火;我更會寫在這片土地上,誠心善信所做的每個善舉!

為了尋找這些悠久的文化遺韻,我出發去天后廟道建於山坡上的天后廟,整個廟宇並不大,紅綠相交的屋簷上繪有不同的龍紋圖案,屋簷下是灰藍色的四根大柱為寺廟撐起了一片不大卻氣派的大門,正門口的牌匾上端正刻着「天后古廟」四個金色大字,赤紅大門兩邊各豎立着四幅立牌,從右至左寫着「天后古廟」 、「天后聖母」 、「素淨回避」 、「污穢勿近」的大字,與整座寺廟互相呼應,相得益彰。

踏入殿內,燭光頓時把我照亮,透過層層金色與紅色的簾布,跳動的燭光照在天后聖母像上,顯得格外大氣慈悲。據說,天后娘娘是香港有名保佑航海平安的菩薩,在十八世紀時,銅鑼灣是漁村,戴氏人在海邊拾到了一枚紅色香爐形狀的石頭,人們認為那是天后所賜,便為了祈求出海平安而供奉天后娘娘,後來信眾愈來愈多,戴氏遂募資建成了如今的這座天后廟。

天后廟香火 反映善信期盼平安

天后廟香火一直很旺,成為銅鑼灣一帶的著名景點,從嫋嫋香火中,我看到了古時人們對於航海平安的期盼,透過厚厚香灰,我看到了現時人們對於生活順遂的美好嚮往。如今的天后廟雖已重修過三次,但是那嶄新的漆料與整潔光滑的石壁上仍然難掩兩百多年的歷史沉澱和古韻。

臨走時,我回頭看了看擺放在寺廟門口的紅香爐,一陣安心的感覺湧上心頭,我想這就是漁村傳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痕跡吧。

下一站,我來到了大坑道的蓮花宮,在這半八角狀的灰色中國傳統建築中,我了解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舞火龍。這傳統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老人說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人們會手持長長的火龍,沿着大坑街道前進,不斷舞動手上的金燦燦、紅彤彤的火龍。火龍中間裝滿了香料和草藥,龍頭和龍尾由布料和彩紙製成。表演者除了表演龍舞和腰鼓舞等傳統舞蹈,還會向觀眾噴射香料和煙花,好一片喜氣洋洋。人們用舞火龍的方式消災避邪,看着老人手中歷年舞火龍的照片,心中十分溫暖。

橋下咒罵聲 顯追求報應心理

之後,我又前往灣仔的鵝頸橋。鵝頸橋最耳熟能詳的風俗就是打小人。每年驚蟄,如果感到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或冤屈,就可以到該處打小人,過程是將「小人」的形象用紙張或木頭做成,然後在其身上寫下姓名、生辰八字和需要矯正問題等資訊。接着把小人放在橋欄杆上,或者是在橋上丟掉,以求消除厄運和迎來好運。「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碇唞……」這一句句看似唸唸有詞,實際上是人們心中對於冤屈和因果報應的心理安慰。

緊接着我到了上環,走到綠色屋頂的文武廟面前。正門前巨大的鐘鼎,門外兩側矗立的綠色圍牆,因為歷史悠久已經有些脫落斑駁的牆皮,從大門望去有些昏暗且深不見底的內殿都為這座廟宇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廟裏面供奉着保佑學業的文昌帝君,每逢考試季節總有許多學子和家長誠心來此祈福上香。經過口口相傳,文武廟可是香港求學業最靈驗的廟宇,懷着半信半疑的心態,我也去廟內拜了一拜。探訪期間,來文武廟的人源源不斷,他們面帶誠摯的笑容,雙手合十在胸前誠心許願。

傳統信仰和風俗深入民心,那是一種待事平和,對己豁達,與人為善的態度,那是一種對待凡事都充滿希望,對待生活擁有向上動力,對待他人懷揣將心比心的態度。這份信仰流淌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流淌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更流淌在香港人的心中!這就是在民間傳承了數百年的文化,是在這片土地上流淌的血液,是在香港文化中跳動的心臟!

信仰乃人心之所向,文化則表達心之嚮往,「文以載道,匯則興邦」,假如我是文匯報的記者,我會用我的文字承載美好的人文情懷的道路,讓中華文化綿延、發揚!

◆培僑中學 盧彥棋

註: 標題與小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