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塘草甸 作者供圖
◆香格里拉宏大佛寺 作者供圖

良 心

闖過險道十二欄杆,從土官村一路北上,經小中甸就到了大中甸,即今香格里拉市首府建塘鎮。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藏名「建塘」。「中甸」在藏語中的意思是「勝利的草原」。納西語「甸」為「土地」的音譯,「中甸」意為「酋長住地」、「漂亮的草壩子」,或「飼養犛猵牛的地方」。也有說「甸」似為彝語,意為「壩子」、「平地」。中甸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腹地,滇、川、藏三省區大三角交匯地帶,是「滇藏茶馬古道」要衝。「建塘」的藏語意思是「一個美麗富饒的草原」。相傳藏王有三個王子,他把今四川甘孜州西部的理塘、巴塘和雲南北部迪慶州的建塘分封給了他的三個王子,稱作康巴三大塘。建塘鎮海拔3,300米,四周群山環繞,中間地勢平坦。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自唐朝以後一直是滇川藏大三角地區一個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茶馬古道及今滇藏公路的必經重鎮。

建塘所在的中甸地區,歷史悠久,歸屬複雜。漢代為犛牛羌地。晉代為馬兒敢地。南北朝屬黨項部。唐初屬吐蕃神州都督地,後為南詔國劍川節度使轄地。唐貞觀八年(634年),吐蕃南下,佔領滇西北地區(包括今迪慶地區)。公元676至679年在維西其宗設神川都督府,並在今建塘駐紮一個千戶,在建塘大龜山建立官寨,壘石為城,城名「獨克宗」,即歷史上著名的「鐵橋東城」,為鐵橋十六城之一。宋朝時中甸屬大理國善巨郡,名「旦當」。有說「旦當」(也稱晏當)為藏語「建塘」的音譯轉寫,意為勝利壩或王子之地。元代稱「大旦當」,即大中甸壩子。據《元史》記載,當年蒙古國名將兀良合台率領的忽必烈南征西路軍就是從旦當嶺入雲南境過金沙江的。明朝中葉後,麗江土府來此設鎮道安撫司,為忠甸,屬雲南布政司麗江軍民府。明弘治6年(1493年),麗江木氏土司佔領大當香各寨,建立香格瓦寨,派木瓜駐守建塘,統領軍政大權。清康熙6年(1667年),蒙古和碩特部佔領中甸,麗江木氏土司勢力退出中甸,西藏達賴喇嘛派宗官管理中甸,駐建塘獨克宗。1710年由文武兩個迪巴管理全縣。雍正4年(1726年),清朝收回後劃歸麗江府。乾隆21年(1756年)5月,於中甸地置中甸廳,仍屬麗江府。1913年,中甸廳改為中甸縣。1950年5月中甸縣和平解放後沿用中甸縣名,屬麗江專區。1957年9月,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中甸屬迪慶,仍由麗江專區代管。1973年,中甸正式由迪慶藏族自治州管轄。歷史上,這裏一直是雲南藏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重地。千百年來,這裏既有過兵戎相爭的硝煙,又有過「茶馬互市」的喧嘩。這裏是雪域藏鄉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漢藏友誼的橋樑,也是滇藏川「大三角」的重要紐帶。因此歷史厚重,文化燦爛,不僅擁有眾多名山,還遺存不少歷史古蹟。滇藏茶馬古道自南至北直穿中甸,還有許多東來西往的馬幫小道。現在境內保存的茶馬古道遺址,除了著名的險道「二十四道拐」和「十二欄杆」外,尚有分布各鄉的10多處,約300公里,沿途還有許多藏文摩崖石刻。

2001年12月17日,中甸地區更迎來一個新的時代。經國務院批准,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2014年又改香格里拉縣為香格里拉市)。香格里拉(Shangri-la),含義與中甸古城藏語地名「尼旺宗」相一致,意為「心中的日月」。中甸的更名起源於英國作家希爾頓的一部小說。1933年,美籍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在英國倫敦出版。小說盡情描繪了一個寧靜、美麗的人間天堂——「香格里拉」:這裏有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原、湖泊,還有寺廟,僧侶……這裏的人們生活安然、閒適、知足,這裏的各種信仰和各個民族和平共處,沒有紛爭,沒有罪惡,一切都那麼和諧寧靜……這裏是人世間的一片淨土樂土,無數人嚮往的世外桃源,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小說發表後,成為當時的最暢銷書,並獲得英國著名的霍桑登文學獎。當時的《不列顛文學家辭典》稱此書的功績之一是為英語詞彙創造了「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一詞。1944年,荷里活投巨資將小說搬上銀幕,將「香格里拉」的名聲推向高峰,主題歌《這美麗的香格里拉》隨之傳遍全球。從此,「香格里拉」一直在被世界追尋着,就像追尋一個金礦。

受到《消失的地平線》一書的啟迪,雲南一些學者發現,「香格里拉」這個為世人熟知的詞彙,源於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相傳在雪域高原某個神秘的地方,有一個「香巴拉王國」,那裏有雪山、峽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礦和純淨的空氣。香巴拉的居民都信仰佛法,以最高智慧對待生活,因此內心平靜而和諧。據藏經記載,整個王國被雙層雪山環抱,由八個成蓮花瓣狀的區域組成,中央聳立的為卡拉巴王宮,宮內居住着香巴拉王國的最高領袖。從1996年開始,雲南多次組織考察團,在滇西北尋找香格里拉。考察團到過亞丁、鄉城和麗江,來到迪慶中甸。感覺這些地方都多多少少有點像希爾頓書中所描寫的情景,但是又有一些區別,就整體而言,中甸最為相似。因為只有中甸境內,不僅有着希爾頓書中所描繪的一切神奇的自然地理景觀,而且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和宗教匯集。除了藏傳佛教外,還有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納西族的東巴教,傈僳族的尼杷教,普米族的汗歸教,漢族的道教,回族的伊斯蘭教以及清末傳進來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中甸正是小說描繪的理想樂園,人間天堂。1997年9月14日,雲南省政府在中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雲南迪慶中甸。」當天夜裏,英國廣播公司(BBC)向全世界廣播了這一消息。國內外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消息。隨後雲南正式向國務院申請將中甸更名為香格里拉。現在「大香格里拉」概念的範圍已擴大到滇藏川大三角區域,包含了滇西北、川西南、藏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