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盈慧
有個美食攝影名家透露他專業的秘密,食肆海報上點心菜式之所以閃閃生光,美得那麼動人,因為拍攝時,那些菜呀肉呀,不可以百分之百全熟,幾分帶生才光彩,全熟顏色轉老,就沒有那麼鮮明好看。
據說因為太多天真的食客,曾經按圖問責,為什麼端出來的菜肉貨不對辦,此後所有大小食肆海報全都附加免責聲明「圖片只供參考」。
就是想,同一道理,滿盤滿碟食物全熟之後,沒有那麼鮮明好看,現場真人出鏡烹飪節目中,主持人或「代食人」放入口中那塊閃着油光的白肉,必然還是半生未熟吧,鏡頭一轉,背身之後會吐掉它嗎?因為真人面對鏡頭,一定沒可能聲明「動作只供參考」。
為了出鏡時菜式好看,用油必然也如主持人臉上的油彩一樣重要,口說「少少油」,少到通常得人驚,否則菜式弄出來,明明好味,也會暗淡無光,寧可委屈靚女助手,含住滿口油不斷叫好,「長久助食,不怕25吋腰圍變到40吋嗎」?
「美食節目」之美,近年漸漸似乎已變到在於入眼之美,大廚巧手製作還得要有舞台一般功架,配襯起編導運轉靈活的鏡頭,食材油鹽代替顏料構成的活動圖畫,看上去也真賞心悅目。
大概因為是賞心悅目的節目,大家不自覺也作為娛樂節目欣賞了;相信照節目中大廚下鍋的煮男主婦肯定不會多,一來節目中食材總不離大魚大肉,光說大魚,講究飲食健康,怎不怕魚愈大雪卡毒風險愈高;激素催生提早發育成塑膠口感的花錦大鱔皇水魚龍蝦叫價最高,哪敢花大錢冒大險;油炸香口,一旦自己親自下廚,肯心狠手辣倒出半樽油炸幾隻雞翼嗎?專家都說燒烤致癌,可是燒烤鏡頭又那麼美感,所有美食怎離得開燒烤,簡簡單單5分鐘隔水蒸龍肉,也沒有人相信會美出什麼花樣,短促到也拖不夠時間完成「一個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