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日語中用「癡漢」(ちかん)形容未經他人允許,以撫摸等身體接觸為主的性侵害行為以及對應犯罪者,類似行為多發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許多乘客尤其女性深受其害。然而日本發達的色情產業催生出的色情文化,反而成為癡漢等違法行為的土壤,暗中助長了日本的性犯罪問題。

日本雖早於1962年通過《滋擾防止條例》,列明癡漢行為屬於違法,但日本社會長期以來並未反對,甚至默許癡漢行為。不少報刊雜誌早年都會刊登作者形容自己作為「電車癡漢」的體驗,推薦什麼樣的女性可以作為「癡漢對象」。甚至有作者會假借女性之名,談論所謂「被癡漢的快感」。媒體和網絡上也不時會用「癡漢臉」等詞,看似用於形容無害的仰慕他人行為,實則淡化癡漢的性騷擾意味。

「癡漢俱樂部」提供犯罪體驗

日本法律對於色情產業的規管亦相當寬鬆,催生出花樣繁多的成人漫畫、影片和遊戲等。電車癡漢不但未有被明令禁止,反而成為色情產業的創作主題。除去虛擬體驗,日本還有實體的「癡漢俱樂部」,將房間布置為電車車廂內部,由性工作者提供「被騷擾」等性服務,試圖讓顧客有逼近真實犯罪的刺激體驗。

專家指出,色情產業從業者往往會以「在虛擬場景發洩,就能保護現實世界女性免受傷害」為由,為自身行為辯護。然而縱容「癡漢」的本質,是未有約束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擴張慾望。長此以往,貪戀癡漢文化者不再滿足於合法商品,非法色情交易便持續滋生,加劇性騷擾甚至性侵犯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