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初的一個早上,一個愁眉苦臉的媽媽帶了兩個小男孩進入了我的診室,原來是兩兄弟近期飲食不節,加上貪涼飲冷,患了急性腸胃炎:連日發燒、腹痛腹瀉、食慾不佳,媽媽照顧得筋疲力盡。現在,夏季炎熱,暑濕熱盛,急性腸胃炎是夏秋季節最為常見的疾病。本病的發生,主要由時邪外感及飲食不慎所致,風寒、暑濕之邪及穢濁之氣侵襲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司,升降失常,清濁不分,從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文︰香港中醫學會會立中醫學院院長 唐麗雯 圖︰唐麗雯、資料圖片
急性腸胃炎的病因
一、貪圖生鮮食物
夏天濕熱,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病毒,如果吃了沒有徹底煮熟的食物或者不新鮮的食物,很容易患有急性腸胃炎。
二、追求冰爽
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為了降溫解暑,喜歡吃一些冰鎮的飲料或食物。雖然說冰鎮飲料能夠暫時性地解暑,但是這種食物的溫度只有大約2至8攝氏度,所以大量飲用之後會刺激胃腸道,導致腸道出現痙攣的情況,這就會出現腹痛以及腹瀉的情況。
三、胃納欠佳
夏天到來,很多人的胃口也是隨着氣溫的上升而不斷地減弱,由於胃口不好,很多人就總是餓了才想起來要吃飯,進食不定時,甚至有一些女性認為夏季是最好的減肥時刻,所以乾脆不吃飯、不吃肉,僅僅用蔬菜和水果來代替主食。這種飲食方法並不利於胃腸道的健康,很容易出現腸胃炎以及各種潰瘍,並且如果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那麼身體的抵抗力也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治療強調辨證為主
如果病起急驟,噁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大便黏滯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多為胃腸濕熱,治療應清熱化濕,理氣止瀉,如葛根、黃芩、黃連、薏苡仁、荷葉等,中成藥可選黃連素片。
如果見嘔吐清水,噁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並伴有畏寒發熱,多為寒濕阻滯,治療應散寒除濕,和中止瀉,中成藥可用藿香正氣水。
如果平時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多為脾胃虛弱,治療應健脾理氣,和胃止瀉,中成藥可用人參健脾丸。
預防急性腸胃炎方法
一、情緒平和
胃腸功能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係。夏季天氣炎熱,不免會出現心煩意亂的情況,這時就要注意情緒的調整了。你可以找知心朋友暢談,或者觀看幽默小電影,使你的心情舒暢;也可以用花營造一個芳香清雅的環境,聽一聽音樂,這些都可以使不良的情緒得到緩解。如果在工作,可以階段性地起身下樓,和同事一起走一走,對於舒緩心情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規律飲食
很多人在飲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頓,不合口味的就餓一頓,飲食不節,這樣就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合理的進餐規律是一個好身體的前提。
三、清淡飲食
春夏時期,大自然中,大地之上陽氣蒸騰,陽氣向上向外散發,故天氣炎熱。而大地之下則不然,陽氣都蒸騰發散上了地表,地下的陽熱反而虛少,因此容易生冷生寒生濕等陰邪,深井裏的水往往冰涼。人體亦如此,在夏天,體內的陽氣趨向於體表,體內相對虛冷,消化力不如冬天般強健,這也是為什麼夏天雖容易因暑熱心煩口渴,卻也容易腹瀉。夏季飲食宜清淡、溫和、易消化,切忌肥甘厚膩之品,最不適宜吃大補、過油的食物,因為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四、適量運動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四肢,脾能運化水穀精微,則肌肉四肢得以充養,肌肉壯實,四肢有力;反之,則疲憊乏力。現代實驗也研究證實,適量合理的運動也有助於強健我們的脾胃功能。而在濕熱的夏天往往會導致我們的脾胃功能相對減弱,因此我們更應該運動運動出出汗,疏通一下全身經絡,但是不建議大家運動到「大汗淋漓」的程度,同時也要注意及時補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