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荷
還是好幾年前,友人約我去一個地方吃「伏羊」。「伏」是三伏的「伏」,農曆六月六是大暑,正值三伏天裏的中伏,在這個日子裏,我國民間有焚香祭祀的習俗,祈求上天祐護,五穀豐登。如今在沂蒙山區,體現六月六這一活動的是吃「伏羊」。不是讓你坐在什麼高雅的地方吃,而是選擇在某個偏僻的村莊,正好那裏有一戶熟悉的人家,正好那裏正準備這一個活動,於是吃伏羊的儀式,就安排在這無人打擾的地方。
小孩子遠遠地從門角處探望着,成年人持着農具在田地裏勞作,偶爾抬起頭來和你打一聲招呼。不斷有牛羊叫聲傳來。寬大的院內門角旁邊擺着雕有花紋的牲口食槽,裏面撒着菜根爛葉和顆粒狀飼料。這是一個與城市氣息完全迥異的地方。在充滿野草氣息的田野裏,直接向養殖戶買了羊現殺現煮,還要圍在那裏看人擺刀弄棒,我有些不寒而慄,連忙跑進主事人的院子,閃過這一幕血腥的場面。
把紗門關上,與女主人一起在客廳裏坐下,耳邊聽着外面傳來的嘈雜聲,偶爾出去觀察一下加工的進度。天氣悶熱得幾乎喘不過氣來,什麼都不曾做,人人都還揮汗如雨。動物都跑進莊稼地裏躲起來了。這樣溽熱的天氣好像還是下雨的徵兆。和女主人說着話,一隻肥壯的山羊就殺好了。鍋是用3塊大石架起來的,鍋底塞滿了柴火,羊肉、佐料投進去後,大家七手八腳地點火續柴,不一會兒,周圍便充滿了膻香的味道。之所以選擇在這裏,是因為這裏有城裏人的朋友,前來吃伏羊的人中,都是朋友與朋友加在一起的圈子,足有十五六人。我無聊極了,和主婦談了一會兒天,再找不到合適的話題,便起身向門外走去,一會兒走向田野,一會兒和村裏的小孩子那樣,探頭看一看各家的門廊,裏面擺滿了各種下地的農具,一片燦燦的絲瓜花開了滿牆。
這時候,雨下起來了,這時的雨,讓人感覺很是清涼。不怕打濕身體,就連那口大鍋下的火苗都不怕這場淅淅瀝瀝的山雨。俗話說︰「火旺不怕柴濕」,石灶裏,被雨淋濕了的柴照樣燃燒。活動冒雨進行,約有1個多小時,濃稠的肉湯滾沸,羊肉開始熟透了,蓋上鍋蓋悶一會兒,停火,不再續柴。這時,雨也不下了,到了上桌的時候,大家把當地年長的老人請來,同時叫來幾個小伙子,扛來3個方形的八仙桌。
這樣仨倆桌加起來,參加這次活動的足有30幾人,光主人家的桌子是不夠用的。此時男人女人也不分工了,男人在清潔酒具,女人在擦桌擺凳,幾個粗粗壯壯的漢子往桌上擺起了碗筷,滿是老繭的手捏起筷子就像捏起了一把繡花針。羊肉一碗碗地端上來,大家相互謙讓着,把最好的一碗讓給年長的和令人尊敬的人。酒喝起來,各種器皿摻雜不一。除此之外,便再沒有什麼具體活動了,沒有規定什麼繁文縟節。山裏的羊肉質好,味道純正,佐料也放得恰到好處,還有羊油熬出的辣醬,只是由於地點就設在殺羊的地方,我聞不了那股飄忽的膻氣,喝了幾口湯便早早地離席。或許每個人的參與都不是為了品嘗新鮮的羊肉,而是為了6月裏的這場儀式。儘管現在的儀式,早已與莊稼的長勢、收穫以及與四方神靈之說全無關係,只是為了滿足人的一種感覺,一個習慣,是純粹的一飽口福。
我對吃伏羊是心懷敬意的,母親在世時常給我講她小時候見過的吃「伏羊」。主持祭祀的是她的大爺爺,老人鬍子足有半尺長,在她們那個家族裏,算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了。家族裏有養羊的人家,到農曆六月六那天請來長輩,在離田地不遠的場院裏擺上桌椅板凳,中間設一個祭台,對着這個祭台架一口大鍋,然後開始拉圈裏的羊。那羊很肥大,幾個壯漢拉扯半天不見分曉。母親的二爺爺大手一揮,一個人牽着一隻羊角,將羊按在手裏,那羊兒便乖乖地跟着人走了。走到場院,呼哧一下把羊撂倒,他自己則朝向人群退去,剩下的事情交給壯年人去做。
這時候,場院裏,已被村人圍得水洩不通,單等羊兒祭了天地,然後下鍋煮熟分羊肉吃。因為各個家族裏的羊要全部牽到在一起,集中在一個場院裏,同時用一個祭祀地,所以在這個活動中,一般不分張、王、李、趙,只要是同一姓氏,甚至同一村莊的,都可以聚在一起吃伏羊,外來落腳的也能湊過來喝一碗羊湯,毫不吝嗇。只是,好像這種活動只限於男性。這也是成年人的禮俗,與小孩子們無關。那時的母親才十幾歲,因為是個女孩,大人只讓她去略微一觀,並不讓她去當座上客。每每和母親拉呱,都拉到半夜,想起白天的吃伏羊,就感到自己身上的膻味漫溢。換衣,淨手,反覆去洗。
母親是不吃羊肉的,母親那種對羊膻的迴避由來已久,所以母親從來不說肉香,只講有關六月六的故事。母親記憶最深的除了祭祀時的前奏,還有一首有關農曆六月六的小唱,曰「六月六,看穀秀」,此時莊稼長勢正旺,已是吐鬚秀穗的時候,以牲祭天,以血祭地,一是求莊稼的長勢,二是求糧食的豐饒,所謂中國情結,就是這樣得來的。這種情結在你心裏根深蒂固,幾輩人流傳下來的思維慣性,像泥土地上的植物,愈是茂盛,愈是不易移植,血的成分摻在那裏,生發在骨子裏了,有着不自主的崇拜。在現代學術的研究中,這叫作民族信仰,它屬於一個反覆構建的範疇,有着自己的內涵和外延。
講了一晚的「六月六」,母親已經累了,星兒稀薄,風有涼意,我照顧着母親睡去。深夜着,能聽到母親的呼吸。老年人的呼吸,總有一些沉重。而現在,母親已經故去,我再也無心去吃「伏羊」,去年朋友給我送來的一袋羊肉,被我冷凍在冰箱裏,至今都沒有動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