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刷手機刷到一條視頻,題目叫「愛吃澱粉、不愛運動,但為什麼日本人全球最瘦?」點讚收藏量已達好幾千。這不禁引起了小狸的興趣,因為就在前幾天,小狸的閨蜜群裏恰好也熱烈討論了一個非常類似的問題:為什麼香港人普遍顯得年輕?

顯得年輕的一個核心關鍵是身材管理得當,不油膩便更容易永遠是少年。所以,討論港人的年輕,不妨籠統地和日本人的瘦歸在一起。

而「瘦」這件事,在物理學上並沒有什麼玄妙之處,能量守恒而已,「瘦」就是消耗大於攝入。也於是,日本和香港非常類似的飲食及出行習慣肯定為易產瘦人打下了良好基礎——飲食上多海鮮少油鹽,出行上私車少打車貴主要靠公共交通和腿。順便說一句,香港人和日本人的步速都是嘆為觀止的,只這一項,無形中就已多消耗了不少熱量。

但單說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必定稍顯無趣,同時,一些有趣的問題就擺在那裏:比如,以內地為例,南方的飲食習慣也很清淡,大多數人年輕時也身材苗條,但中年發福率卻遠遠高過香港日本,為什麼?不管南方北方,這屆年輕人都熱衷減肥,且真能對自己「下狠手」採用比港日更健康的飲食餐單,但時日一長反彈者卻眾多,為什麼?

那就只剩下社會文化影響下的精神層面了唄。內地人可以瘦,說明物理操作上沒問題,但瘦不長久,說明思想驅動最終影響了物理規律。

內地有句流行語:「歲月是把殺豬刀。」剛畢業的小清新,進入職場摸爬滾打幾年,陪着領導吃吃喝喝奮勇擋酒,雙下巴、啤酒肚伴着職位都在遞增,人雖油膩了,但很多人也沒覺得不好。相反,「中年發福」在不少人心中仍然是「事業有成」的一種形象表達。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疾控中心2021年在《柳葉刀》上公布的中國成人身材數據顯示,學歷愈高的城市男性愈胖。而女性這邊,一方面「物化女性」的思想仍然嚴重——包括女生自己;一方面十分在意「年齡」。於是,很多人年輕時會努力減肥變美以便找個好郎君,而當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完成後,便會不再減肥——「這個年紀了,和自己的身體和解吧」。

而香港的文化則截然不同。職場上,隨便看看高官名流便可知道,愈是高級的職位對形象管理的要求愈高,不僅穿着要得體,身材更要Fit。因為良好的身材靠的是自律,而自律是一個人的品格。換句話說,我身材好,說明我這人靠譜。在香港這種主流文化下,很少有人會徹底放縱。

至於日本就更好玩了。在日本,控制體重是官方指導行為。2008年時,日本厚生勞動省就提出過「全體國民瘦腰計劃」甚至還形成了法律,規定政府企業為員工體檢時要檢查腰圍,男性最大33.5英寸,女性最大35.4英寸,過粗的都要接受健康教育,企業沒教育好的,還要被罰款。管中窺豹,以此為代表的社會文化下,如果胖了就是「給別人添了麻煩」,就如同化妝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尊重別人」一樣,日本人的身材管理、容貌管理是已經寫入基因的文化傳承。這種要求,不會因為到了年齡而鬆懈。

一樣的瘦,不一樣的理由,減肥其實是門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