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開幕禮中的「太陽神鳥」。 作者供圖

李漢源

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世大運)雖然曲終人散,但無論對主辦單位,或是嘉賓、觀眾而言,每一個大型活動之中的重頭戲,開幕禮定是其中之一,正如奥運會、亞運會等,縱然我們一定十分期待去觀賞各項賽事,但也祈望「吃正餐」之前,能品嘗到精彩的「前菜」——一個富有特色的開幕禮。

每一次轉播大型開幕禮時,都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去做準備,因為事前每一個環節、流程、背景等都需要知道得很清楚,例如文化表演每一段表演者是什麼單位、內容背後信息、內容名稱、嘉賓出場次序、運動員入場次序、嘉賓致詞稿等等,要將所有信息準確無誤地從字幕中帶給觀眾,幕後工作人員就要事先搜集這種種資料予主持人,有時更會找一些專走政治新聞的同事幫忙:因開幕禮隨時大會鏡頭拍攝一個國際政要,他們就需要認出是哪國的高層,讓主持在該鏡頭下不會啞口無言;又如果活動在不是以中文或英文為母語的國家舉行,也必須要找懂得該國語言的工作人員協助,以防突然有什麼事情發生,也能即時傳譯告知觀眾。雖然開幕禮大會一定有一份開幕流程及節目場刊可供參考,但通常會很遲才收到,所以開幕前,工作人員就好像打仗一樣,非常緊張。就是因為轉播開幕禮的準備這麼多,我們行內人經常掛在口邊,「做好開幕禮,就是整個節目成功了一半」,有些主辦者更表示,做好開幕禮已經覺得好像完成了工作,後面只是按着流程正常運作就行,當然這只是誇張的講法,但可想而知開幕禮的重要性。其實一個大型活動,由開始到終結,也應留心去處理,尤其很多時工作人員心情放鬆了,問題就會出現,因此大家每一刻也要謹守崗位。

上次提及,每一個開幕禮內容方面一定有主題,我們作為一個觀眾應該如何去用心觀賞呢?今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禮主題是「Make Dreams Come True」,「命運與共,成就夢想」,今屆世大運開幕禮總導演是陳維亞,內地很多大型開幕禮是由他負責,包括2008年北京奥運。2009年與陳維亞導演在香港相遇,略談有關香港2009年東亞運動會開幕禮事宜,了解處理開幕禮信息,可謂獲益良多,但可惜至今僅此一面,此後也未能有機會從中學習更多了。他指出今次世大運用「太陽神鳥」,是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也是一種精神象徵,開幕前倒數開始的第一秒,「太陽神鳥」就開始出現,直到最後點火,「太陽神鳥」作為活動啟動彰顯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和諧及包容,追求光明的品格,也表達我們中國對全世界大學生像陽光般溫暖的美好祝福;另一環節,「錦繡之路」寓意「錦繡前程」,利用四川成都有二千多年歷史中國四大名繡「蜀中瑰寶」以投影技術放上體育場跑道,變成絢麗的中國傳統圖案,讓全世界學生健兒在蜀繡路上尋找錦繡前程。

上述可證,其意義之深,要欣賞一個好的開幕禮,大家真的要用心去咀嚼,才能了解箇中意義,不會浪費製作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