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在私家醫院看病,是高消費;在公立醫院,則是高消耗。公立醫院一向人手不足,病號又多,見醫生、等配藥,輪候時間長,基層長者眼矇耳又聾,說不好還有可能要受氣。
長輩還算精靈,每次到醫院量血壓,見到女護士就血壓飆升,原來他有「白袍恐懼症」,見到穿白袍服的醫護人員,有如等候「判刑」,心臟不由自主卜卜跳。那天他來到東華醫院,量血壓指數超標許多,護士安慰再坐一會後,血壓還是顯示高值水平。護士可能也理解病人的情緒,她安慰說︰「別緊張嘛,只是看報告而已,來到這裏量血壓的,10個有9個都會高指數的,不用擔心。」護士輕描淡寫,溫柔紓壓下,令恐懼的病人血壓漸漸穩定下來,心電圖檢測都能穩定進行。
幾個月後,長輩的病案轉介到瑪麗醫院跟進。因為有下載醫管局的HA Go軟件,記錄了預約日期與時間,到期又收到瑪麗醫院的信函通知,預約看病雖然漫長,但可謂無微不至。
瑪麗是西區聯網的龍頭醫院,病人更多了,就是有了新科技的支援,複診專科有電子分流,到達後把信上的條碼掃描一下,就會取得輪候號,並指示閣下該往何處去,不懂掃碼的長者,當然可以到櫃枱尋求服務。輪候大廳設有資訊屏幕,不時展示各病科的診症進度,好讓輪候的病人能掌握時間。
長期病人說,等候取藥真是以鐘計數,以前超過個半小時後便不再等了,翌日再回來取藥;如要更節省時間,也可以委託送藥,每個送藥點收取65元。長輩因為有下載醫管局HA Go軟件,更可以用手機看到配藥進度,放心到餐廳吃個下午茶。
讚完一線醫護,不得不讚配藥員的耐心,有問必應。長輩的藥可能會有影響腸胃的副作用,配藥員為此再三交帶:「我在藥包上寫上大飯字記認,你記緊飯後才可服用。」如此不厭其煩,解說了數分鐘。
醫護群體在人手緊絀情況下,服務仍取得高分,醫生更不用說了。期望這股服務新風氣能持久,並擴展到東華及瑪麗以外的其他公立醫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