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香港人一向最喜歡去日本旅行,隨着出入次數益多,對景點及行程的要求也逐步提升,簡言之就是會針對一些特定的節慶又或是項目安排計劃,而在香港(海外)預約的需要正因為此與日俱增。
這次往北海道過暑假,除了遊客常備的北海道JR PASS外,也因為日期上遇上札幌的煙花大會,自然想與孩子共度燦爛時光。而且札幌的煙花大會與別不同,基本上是一全日性的戶外節目,於滑雪場舉行,由中午開始,準備了很多飲食攤檔及表演項目,到晚上才迎來放煙花的高潮,絕對是普天同慶、老少咸宜的好節目。為了避免人滿之患,預先訂票乃安穩之舉。
不過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訂票網絡,其實一向對海外用家不太方便,結果我最終仍要如訂演唱會門票般,透過香港的訂票中介代理公司,才可以成功訂到一家四口的門票。由衷而言,的而且確尚有改善空間。
後來當我遇上要訂北海道區內高速巴士時,又有另一番體驗。高速巴士公司已較一般日本訂票網絡為佳,英文版面的說明及資料亦算詳細。但由於北海道不算是高速巴士的旅遊熱點,所以我只能在日本版面找到自己想訂的路線及時間,可是日本版面又不接受海外信用卡及沒有日本地址的訂票,結果又出現障礙。不過高速巴士公司的客戶熱線已有能操英語的接線生提供服務,加上電郵往來亦算及時,終於也能在指引下透過版面操作而訂到車票,解決了行程接駁上的困擾。
事實上,現在網絡上翻譯軟件流行,令到日本以遊客為服務對象的單位,無論是公司又或是個體戶,都已經較以往清除了不少障礙。個人觀察為要進一步拓闊市場,海外訂票的機制一定要更加完善化——取消日本地址、電話等不合理要求,發出的門票也可以編碼化,大抵已可解決大部分情況下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