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三甲」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最常見的用法,該是考試或競技中冠軍、亞軍和季軍這前3名的合稱。例如有些國家在體育競技強項中包辦大賽的頭3名,可以雅稱為「囊括三甲」。中國健兒就曾不止一次全佔頒獎台上的3席,讓奏國歌的環節升起三面五星紅旗。反之,則叫「三甲不入」。

但是「三甲」在中國科舉制度卻另有解釋,是進士級別最低的一類。前文提過舉人赴京參加會試,中式後就是貢士,貢士有資格參加接下來的殿試。間中有貢士未能即時赴考今科殿試(例如生病),仍可以保留資格,日後再慢慢考。殿試必定全員過關,試後貢士都成為進士,殿試的功能是分別等級,共是「一甲」、「二甲」和「三甲」三級。

一甲例取3名,得到「賜進士及第」的名銜,民間分別雅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無定額,稱為「賜進士出身」,二甲第一名又稱傳臚(明代三甲第一名也稱傳臚,清代則限定為二甲第一名)。三甲亦無定額,稱為「賜同進士出身」。明清兩代每科取貢士人數相差甚夥,少的才數十人,多的可達400多人。殿試分了等級之後,還要爭取成為「翰林」。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是從六品的中級官員,品秩不算高,但是出身高,通常前途遠大。榜眼和探花授官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因此考第二和考第三沒有實際分別。一甲的3名進士,又稱「三鼎甲」,今天以冠亞季軍為「三甲」的新用法,該是由「三鼎甲」省文而成,便與「賜同進士出身」的「三甲」撞名。

清代的二三甲進士還要再次考核!先是「朝考」,拿這次的成績結合殿試名次和年齡,「值得栽培」的人才可以在翰林院學習3年,其間的身份是「庶吉士」。完成這番深造,還要再考核,稱為「散館」。「畢業試」過關的留在翰林院,授官編修或從七品的檢討,不能過關的就只是進士而不是翰林了。換言之,殿試之後,朝考淘汰一批;散館又再淘汰一批;留下來的才算是「翰林」。

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查良鏞(筆名金庸)介紹他祖上在康熙朝的功名,許多中國人都聽說過的「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這說明七進士中,有兩位沒有當上翰林。據金庸的查叔查玉強先生介紹,經過後來考證,該補充為「一門十進士,叔侄六翰林」,多出3人是高查慎行一輩的武進士查洪(武科進士當然與翰林院無緣),與查慎行同輩的查雲標和低查慎行一輩的查祥。當中查祥也點了翰林,便成六翰林了。

清代翰林院算是國家最高學術機構,因此筆者認為狀元(也包括榜眼和探花)大概等於今天的「兩院院士」。清代考得進士而未點翰林的名人之中,以龔自珍最為世人認識,他的書法達不到點翰林的要求,由是終其餘生亦憤憤不平,甚至自暴自棄。

「三鼎甲」直入翰林,比起「三甲」還要再越重關,簡直就似今天的跳級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