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畫家座談「黃賓虹與香港」 與歙縣代表簽合作協議
「黃賓虹與香港」新安畫派藝術座談會昨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辦,黃山市委、市人民政府,歙縣人民政府訪港代表團一行,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相關負責人,及香港多位知名畫家舉行座談交流,就黃賓虹藝術成就、黃賓虹與香港乃至《大公報》之淵源、徽派文化等議題展開討論,氣氛熱烈。◆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劉毅
座談會開始前,一眾嘉賓參觀了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的《大公報》、《文匯報》報史館以及「黃賓虹與香港」新安畫派藝術交流展。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王凱波從香港《大公報》與黃賓虹、香港與黃賓虹、香港與黃山的淵源展開了發言。他介紹道,有關研究黃賓虹的最早兩部著作都出自《大公報》,分別是《黃賓虹畫語錄》和《黃賓虹先生畫集》;《大公報》對黃賓虹的遺作展、相關主題展覽,都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為黃賓虹畫作的研究和普及,作出貢獻。
他又道,黃賓虹早年在香港停留期間,畫出了蘊含香港獨特山水特色的畫作,清水灣、赤柱都曾入過他的山水畫。他提到黃山與香港在文化領域和向海外講好黃山故事方面擁有廣泛的合作領域。
名報名人名山喜結緣
黃山市委書記凌雲表示,整個座談會體現了對黃山的熱愛以及對黃賓虹的敬仰。黃賓虹是中國畫壇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黃山及歙縣應將其名人效應做進一步拓展。就此,她分享了5點感受:一、徽州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文化空間,徽州大地匯聚國家級的中國傳統優秀古村落310個、歷史古建築有4,000座、歷史遺存更達8,000處,徽州文書上百萬件,而徽州文書現正在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二、黃山是一座名山,更是一座藝術寶庫;三、黃賓虹是一個藝術高峰,更是一個文化象徵;四、歙縣作為黃賓虹的血脈故鄉,更是成就其藝術的精神家園;五、香港《大公報》與黃賓虹淵源匪淺,黃賓虹又與香港有情感故事,令人見證了香港《大公報》、黃賓虹、安徽黃山之間一名報、一名人、一名山的緊密聯繫。
黃山市政府副市長劉力重點介紹了黃山之徽州文化底蘊。徽派有豐富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基礎,包括徽派建築、徽派山水、徽派美食等。
黃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建斌形容今次的香港行是尋跡之旅、黃山與香港的文化藝術交流之旅、溯源之旅。他建議與香港開展兩地青少年非遺文化、徽州文化等研習活動;兩地媒體也可加強合作。
黃山市歙縣縣委書記汪凱表示,歙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又是黃賓虹的故鄉,值得好好推廣,「完成這個命題作文。」他希望今次的交流能夠為歙縣,乃至徽州文化煥發新生機,帶來新動力。
香港美協主席林天行稱讚黃賓虹的作品之厚重以及筆法使用,有5,000年中華文化之積澱,令人感動。黃山因為有了黃賓虹的存在而有溫度。
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副主席李大洲指出,研究黃賓虹,只學其畫遠遠不夠,更要知其人,要強其骨,厚其學,窮其藝,利用自己的一生去探究藝術,勇於打破舊程式,回歸自然本身。
座談會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文匯報總編輯吳明主持。出席座談會的書畫家還有:香港美協常務副主席熊海、香港港澳台美協主席司徒乃鍾、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范淳奇等。
在座談會現場,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歙縣代表簽訂合作協議,黃山市向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贈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新安畫派研究會會長、著名書畫藝術家葉善祝畫作《黃山松雲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向黃山市贈送《黃賓虹畫語錄》和歷史報道資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