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淑梅
世界知名的《梁祝協奏曲》65周年,作曲家何占豪大師笑言有了《梁祝》也有遺憾,何解?「樂曲的光芒把我其他的作品也掩蓋了,例如徐小鳳唱的《別亦難》也是我的作品呀!不過我最難忘香港在千禧年前舉行的那場交響音樂會,由香港人選出100年內最喜歡的十首樂曲,9首都是西歐貝多芬、莫札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只有一首亞洲的就是《梁祝》,當大會宣布時掌聲雷動,我很激動,但也不敢相信,他們更說9位作曲家都不在世,請放心,還有一位在現場,有請何占豪先生,我很高興但自覺不配……」
何大師太謙虛,1959年十周年國慶,《梁祝》在上海首演結束,登時全場靜了,他以為不成功,後來掌聲不斷,一次又一次,大樂曲本來不會「安哥」,但他們破天荒地再演奏一次……其實,人生之中擁有一首名曲已是非常難得,恭喜何大師!
所謂名師出高徒,大師桃李滿門,其中一位是國家一級指揮,現任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終身指揮閻惠昌教授:「我好幸運,當年在文革後中國第一次招收一名中樂指揮學生,我當選了,在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接受了5年的專業訓練,其間我遇到很多好老師,他們發掘了我領導和指揮的才能,其中一位是何占豪老師……」
對的,到底在何大師心中閻惠昌同學是一位怎樣的學生?「他當年18歲不單聰明成績好,而且很有事業心,對專業非常鑽研。他畢業後,我建議領導分配他到一個最高級別的音樂單位,但他的母校邀他回西安做教師,我說那太可惜,他的才能不是絕後也是空前,之後領導同意了!」
閻總監聽了這段話非常激動:「我感謝何占豪老師,他說我是舞台的人,不是講台的人,他說過如果沒辦法為我爭取到好團體當指揮,那就留在上海音樂學院當他的助手,有一口飯都給我一半,我感動到流淚,老師是我生命中事業中的恩人,沒有他便沒有今天的我,我永遠多謝他!26年前我剛到中樂團當藝術總監,但我沒有辦法請老師過來指揮,以免人家說我們是師生關係,他立即回應,閻惠昌你不要管這些東西,不要管我,你把自己做好便是了!」
26年前香港搶人才,很幸運將閻惠昌教授搶了過來,他一直帶領着香港中樂團闖蕩四方,為樂團創出了很多第一次,打破了不少健力士紀錄,例如胡琴節、鼓樂節等等。談到2001年的胡琴節,充滿創意的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博士有無限的回憶:「當年樂團一面實行公司化,一面要進行打破紀錄的胡琴節,台前幕後忙碌非常……其間要解決不少問題,一千位胡琴手、椅子、譜架放在文化中心外面,萬一架子掉了怎辦?可以印在T恤後面嗎?不可以,人是活動的,後面的人會看不清楚,多謝香港話劇團舞台的朋友,為我們設計了一個夾在琴上的小譜架,眾志成城下終於成功了!」
何占豪大師說過人要保持青春,就要有3個忘記,忘記過去、年齡和恩怨,但也要製造更加多快樂的回憶……多謝香港中樂團不斷為香港創出矚目迷人的花火!今年「香港中樂團」慶祝45周年,10月閻惠昌教授和他的恩師何占豪大師將會「首次」聯手指揮《梁祝協奏曲》,這是萬眾期待的經典時刻,大家不能錯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