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度

覺真長老是內地高僧,多年前他應深圳中小企協會邀請開講座:「用禪的思想和智慧管理企業」。我聆聽覺真長老的講話和他解答中小企業家提出的問題後,深感覺真長老學問淵博,修為深不可測,經朋友介紹與他結緣,並成為好友。

覺真長老是江蘇南通人,生於1933年,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茗山長老之徒,曾隨師講學於蘇、浙、粵等地。我認識他那年,他任香港東林念佛堂首座兼弘法部主任,並被聘為《世界佛教論壇》期刊總編輯、鑒真佛教學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導師。已出版《心的大學》《和諧人生》《快樂人生》《感知人生》《有容乃大》《享受人生》《當管理遇到佛學》《素往來》等20餘種專著,海內外發表文稿300餘萬字。他曾在長江商學院、北大、清華、上海交大、西南交大等高校CEO培訓班主講佛學智慧與人生管理等系列課程,這些都是企業家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和覺真長老交談你會覺得如沐春風。他博聞強識,才華橫溢,儒釋道三學、經律論三藏在他口中信手拈來,如話家常。他在香港時,我常和三兩知己拜訪他,向他請益。

有一年,我在廣州增城舉辦個人書法展,主題為「禪心禪意」。我展出120幅書法作品,並出版《禪心禪意》書法集。我有好友告訴覺真長老,覺真長老寫了個賀詞發給我。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一句「以善化美,以美化善」。

自古以來,中國文人都強調以手寫心,心美字也美,何謂心美?當然是要有顆真心、善心。真、善才有美!在中國書法史論中,有關人品決定書品的論述,由來已久。最早見端倪的是東漢揚雄的《法言·問神》:「書,心畫也。」唐太宗以為「心正氣合,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氣則欹斜」。歐陽詢有「心正則筆正」之說。至宋代,「人品決定書品」這一論述更為顯著。南宋理學家朱熹則更是將書品與人品相提並論。覺真長老的「以善化美」,就是說要寫好字,先修好心,心善化為字美 。

覺真長老還有下半句是「以美化善」,後來我也領悟了,寫好字,還需用之為善,而不是只為達到個人目的。要「不忘初心」,有見及此,我們創辦的「獅子山文藝協會」全心全意在香港中小學推廣書法,教小朋友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筆者以為,覺真長老的書論才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