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7月22日,有一事件震驚全港。一名內地母親帶着12歲的兒子到香港公立醫院看急診,然後便自行離去,同時指示男童看完病後告訴醫生說自己「已經被母親遺棄了」。之後很多人看到男孩在急診室徘徊,再然後他按照親媽所授傳話給了護士,院方大驚,急忙報警求助。很多人都以為媽媽是開玩笑,直到警方調查後證實男孩的母親確實已經出境回了內地。
在後續報道中,人們進一步知道,孩子為「雙非兒童」(父母皆為內地人,但孩子在香港出生,擁有香港身份證),身心健康沒有疾病,數日前被父母二人帶到香港入住油麻地的便宜小旅店,之後遺棄。警方隨後聯繫到了孩子母親,她對遺棄行為的解釋是「想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小狸的朋友中,有善良者曾因這句辯解而心軟,認為「肯定也是有什麼難處吧」,但小狸之所以陳述了大量的細節,就是想說,難處可能是一方面,但卻掩飾不了事件中為人父母者的極度自私。
12歲的遺棄不是襁褓中的遺棄,「指示話術」式的遺棄也不是「風雨之夜媽媽偷偷離開了家」式的遺棄。襁褓式的遺棄尚未有記憶,媽媽離家式的遺棄孩子至少只需被動接受。而事件中的父母,不僅遺棄了一個已經12歲、完全具有相當記憶和思想的半大少年,更讓這個孩子親口傳遞「我被父母遺棄了」的訊息,親身推進,甚至是獨自推進自己被遺棄這件事的進展,完全不考慮對孩子心靈的傷害及對未來的影響,這是何等的自私?又是何等的殘忍?
報道中也清清楚楚地寫着孩子父母雙全,而又有什麼難處能比TVB的金句「一家人就是要齊齊整整的」更重要呢?
其實所謂的難處,應該也就是男童母親所說的「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而這個所謂難處,應該也不止是他家,而是很多「雙非家庭」都在面臨的問題。
2013年前,香港准許沒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士在港產子。其時,正逢內地計劃生育,超生要罰20萬,很多人為了「省下這筆罰款」而把二胎生在了香港。而香港的教育資源和社會福利都比內地優越,這也讓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大為心動。至2016年時,香港已有雙非兒童20萬人,引爆了各種社會問題。另一方面,雙非兒童在港上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費雖少,但卻需要殷實的家底保證非港籍的家人有能力陪讀。事實證明,能舉家來港租房陪讀的少之又少。有一部分家庭會選擇媽媽來港全職陪讀,爸爸在內地賺錢養家,而長期分居自然也會導致各種問題,就比如前不久有陪讀母親在發現內地丈夫長期外遇後跳樓自殺還企圖拉上孩子。而更多的雙非家庭會選擇每天跨境上學,住在深圳返學香港,代價是小小的孩子每天凌晨5點起床,每天排隊過關,每天路上耗費5個小時,然後被同學嫌棄。
其實,5點起床的幼童、常年和父母分居的孩子以及被拋棄在醫院的少年都是一樣的,只是程度不同,但背後都是放不下執念、不懂得什麼才是珍寶、完全罔顧孩子心理健康的家長。好像是有冠冕堂皇的難處,好像自己都能把自己感動,但其實說到底只是自私。
真的,生孩子前先考試吧,好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