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賀鵬飛 蘇州報道)「今天來到昆曲的發源地,感覺真的不一樣。」在蘇州昆劇傳習所現場聆聽昆曲《牡丹亭》選段並跟隨專業演員學習昆曲表演後,來自中國文化大學戲曲學院的學生呂朋育興奮地說:「我們的文化是一樣的,希望兩岸能夠多多交流。」

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的眾多台青27日分批走進蘇州昆劇傳習所、蘇州大學、唐寅故居等地,深入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共同探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新」傳統文化,促進兩岸青年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園林式的昆曲傳習所,蘇州昆劇院的專業老師向台青講解昆曲的緣起和發展,兩位優秀青年演員表演了《牡丹亭》選段。十餘位台青代表還爭相穿上戲服,上台學習昆曲表演。呂朋育在接受專業指導後非常激動,他說,雖然自己學習傳統戲曲,但是以往都是從老師或是書本、影片上面得知昆曲的起源,這一次現場走訪昆曲傳習所,感覺很不一樣。

同樣來自中國文化大學戲曲學院的學生吳珮琪也激動地說,「自己是一名昆曲愛好者,在學校期間就表演過杜麗娘(《牡丹亭》的女主人公),但是今天第一次在現場看到柳夢梅(《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感覺非常驚艷。」

吳珮琪還現場學唱一段《牡丹亭》唱段「原來姹紫嫣紅開遍」。她說,自己和同學們在台灣也經常進行戲曲演出,參與傳統戲曲的推廣,希望讓更多的年輕朋友能接受和喜愛中國傳統戲曲。

呂朋育表示,在台灣可以看到很多京劇、昆曲融合的演出,「雖然分處兩岸,但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讓傳統戲曲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來蘇州實現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