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台灣桃園機場,兩岸學生擁抱惜別。 新華社

步履不停,交流不斷。連日來,兩岸年輕人暢談學習生活和理想追求,氣氛熱絡,場面溫馨。

從甫抵台時斯抬斯敬,到親如兄弟姐妹,大陸學生和負責接待的台灣學生只用了一天。「催化劑」是遊覽車上的卡拉OK。兩岸歌手的代表作串起共同記憶,熟悉的旋律讓大家感受到彼此的心那麼近。

有新朋相識,也有「故友」重逢。就讀台灣大學的何嘉霖就是復旦大學學生莊業照口中的「老朋友」。4月馬英九先生赴大陸參訪時,他們在兩岸學生座談中相識。

何嘉霖說,這次大家能在台灣相聚,非常開心。「共同的語言、文化,相仿的年齡,使我們相談甚歡。」莊業照說,兩岸同胞本就是一家人,相互交流就應該火熱地開展。

從全體座談到分組交流,從茶會暢談到途中閒聊,兩岸青年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中國文化大學學生陳盈凱說,交流溝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求同存異。台灣大學學生詹宇翔說,與大陸同學交流輕鬆愉快、沒有隔閡,大家有很多共同點,非常期待未來能再見到優秀的大陸同學們。

「安打,安打,全壘打!」在台北天母棒球場看台上,大陸學生們戴上棒球帽,與台灣青年一起敲響加油棒,助威吶喊,揮灑同樣的青春激情。

北京大學學生文雲昊是第一次走進棒球場,很快被台灣同胞對這項運動的熱愛所感染。他說,兩岸同胞需要更多美好的「相遇」——我們來,遇見台灣、愛上台灣,相信台灣青年更多地遇見大陸,也會愛上大陸。◆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