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為了促進無人機產業應用和發展,今年初深圳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低空經濟」、建設低空經濟中心。日前,深圳寶安區政府與兩家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上海峰飛航空科技計劃今年10月試飛全球首條eVTOL航線,往返深圳和珠海,屆時將搭載模擬人從前海「灣區之光」摩天輪起飛,至珠海日月貝降落後,再飛回深圳「灣區之光」,單程航時預計僅15分鐘,飛行往返距離超過80公里。公司負責人介紹,待「空中的士」載人型號適航申請獲批,最快在2025年後真正載人商用,助力大灣區「低空經濟」振翅高飛。

今年初,深圳市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低空經濟、建設低空經濟中心。深圳最近已印發《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並將制定《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作為今年重點立法項目,以立法助推深圳低空經濟產業「騰飛」。

寶安將建逾50條無人機航線
為了抓住建設低空經濟中心的機遇,日前,寶安區舉行低空經濟投資推介會,並發布寶安區低空經濟產業規劃及相關產業發展「一攬子」扶持措施,擬培育一批服務於全國乃至全球低空經濟發展的領軍企業,助力深圳建設低空經濟中心。寶安力爭在2025年前新增5家以上國家、省市級創新平台,建設100個以上低空飛行器起降平台,50條以上無人機航線,每年30萬架次載貨無人機商業飛行,集聚一批低空製造龍頭企業,加快建成領先全國的低空經濟龍頭。與深圳寶安區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包括上海峰飛航空科技(峰飛航空科技)、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
峰飛航空科技高級副總裁謝嘉表示,峰飛計劃在今年10月進行eVTOL跨城空中交通真實應用場景示範飛行活動──深圳─珠海航線試飛。屆時,峰飛大型eVTOL航空器「盛世龍」將從深圳前海「灣區之光」摩天輪起飛,至珠海日月貝降落後,再飛回深圳「灣區之光」,單程航時預計僅15分鐘,飛行往返距離超過80公里。
待中國民航局頒「載人型號適航證」
謝嘉表示,該eVTOL航空器為5座設計,包括1名飛行員與4名乘客,並配有行李艙。10月示範飛行的是進行搭載模擬人(非真人)驗證飛行,待載物型號獲取適航證後可以進行送貨飛行,待中國民航局頒發載人型號適航證後,方可以正式進行載人商業運營。謝嘉指出,與國產大飛機C919一樣,eVTOL載人航空器要實現商業飛行,同樣要申領適航三證。「我們的2噸級eVTOL載物型號預計在明年年初可拿到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其後會申請載人型號適航,真正載人商用可能在2025年之後」。
深圳市寶安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孟錦錦表示:「eVTOL技術實現點對點飛行,提高通勤效率,是突破城市地面交通限制的重要切入口。」未來,寶安區政府將協助峰飛eVTOL大型航空器在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落地,應用於寶安區、深圳市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和城際點對點空中載人交通,並將為峰飛大型eVTOL航空器在本地試飛、產品銷售、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低空經濟運營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港議員倡北都研建起降平台
(記者吳俊宏、李昌鴻)對於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趨勢,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葛珮帆指出,此類「空中的士」跨境,若只由深圳去到北部都會區範圍,可操作性較強,倘進入市區範圍,例如去到尖沙咀或者中環,無可避免跨越城市上空,「空路網」管理成為難點。她認為,香港可考慮在北部都會區規劃中,加入研究建設多個低空飛行器起降平台,以及多條無人機航線。當然,這涉及進一步修改相關法例,包括保險等問題。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尚海龍看好深圳寶安區的大膽創新,有利打造跨城旅遊新體驗,進而拉動消費。對於跨境深港飛行,尚海龍認為難度較大,香港市區樓宇密度太高,特區政府實施的無人機規管條例也嚴格限制此類服務。如果是低空載人,飛行器過境暫時無法例可循,同時對於海關、出入境、衞生防疫的服務流程都具有挑戰性,安全測試方面需要雙邊配合。
有內地資深無人機與政策專家表示,自動駕駛飛行到香港,技術上完全可行,且飛香港較珠海更便捷。與深圳飛珠海不同的是,飛香港屬於跨境交通,這個需要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相配套,由兩地商討可行的方案,過程中涉及通關出行和邊檢、安全等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