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匯局:人民幣資產投資價值顯現 第二季更佳
國新辦21日就2023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不考慮到期兌付因素,今年上半年外資淨買入境內債券近790億美元,扭轉了去年淨賣出的趨勢;尤其是二季度外資淨買入境內債券585億美元,處於季度較高水平。如果考慮到期兌付,外資已經連續兩個月淨增持境內債券,其中6月份淨增持超過110億美元。國家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上半年內地經濟運行回升向好,跨境資金呈現淨流入格局,外債亦保持基本穩定,體現人民幣資產長期投資價值。◆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王春英引述數據指,上半年跨境資金呈現淨流入,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和支出合計超過6萬億美元,處於歷史同期次高水平;涉外收支連續兩個季度保持順差。同時,銀行結售匯在二季度由逆差轉為順差,尤其是6月份,儘管外部環境更加複雜,但銀行結售匯順差82億美元,大幅高於前幾個月的月均規模,上半年銀行結售匯總體表現為順差。
外資連續兩月淨增持境內債
王春英提到,不考慮到期兌付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外資淨買入境內債券近790億美元,扭轉了去年淨賣出的趨勢。尤其是二季度外資淨買入境內債券585億美元,處於季度較高水平。如果考慮到期兌付,外資已經連續兩個月淨增持境內債券,其中6月份淨增持超過110億美元。同時從持有者的結構來看,境外央行依舊是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主要外資機構,境外金融機構在中國的債券市場表現也很活躍,體現了中國債券的投資價值和中長期配置價值。
中國債市流動性好具吸引力
「展望未來,境外投資者還會繼續增持、穩步配置人民幣資產。因為人民幣資產分散化的投資價值和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配置的優勢還在。」王春英指出,中國的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人民幣債券和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的債券走勢不同;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在全球仍處於第二位,流動性很好,便利投資者進行分散化的資源配置。因此,中國債券市場是有吸引力的。中國債券市場堅持漸進可控,平衡效率與安全的原則擴大對外開放,外資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穩定和可持續的增長空間。
已成外資全球布局重要選擇
她還指出,中國債券市場已成境外投資者全球投資布局的重要選擇。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的1,100多個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的交易活躍度也在不斷上升,去年外資機構的總交易量已超2萬億美元,外資機構投資標的也有所擴大。除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同業存單外,境外機構逐漸投資於中國的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債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等標的。
另外,王春英表示,上半年中國的外債有望保持相對穩定,今年以來主動型外債中只有企業獲得跨境貸款有下降,遠期信用證等貿易融資、直接投資關聯企業間融資、銀行同業拆借等其他主動型的外債餘額都溫和回升或者基本穩定。另外,境外主體配置人民幣資產更加積極,被動型外債基本穩定,體現了人民幣資產長期投資價值。
王春英還指,中國外債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14%-16%左右,跨境融資與實體經濟發展基本匹配,風險總體可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