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隊首遇八號波 探訪寮屋居民獨居長者
颱風「泰利」來勢洶洶,香港特區政府各部門、承辦商、公共交通營運商、社會方方面面嚴陣以待,奮起抗風防災。多區關愛隊亦迎來今年首個八號風球下特別任務,日夜堅守在最前線,與居民風雨同路,守護社區。其中荃灣區的關愛隊前晚派員在臨時庇護中心整夜當值,為有需求市民提供服務,亦有隊員無懼風雨連日出動,探訪寮屋居民、獨居長者、沿海住戶和漁民,提醒他們做好防範。自動請纓通宵在庇護中心當值的荃灣關愛隊麗濤小隊隊長黃偉傑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隊員們從今次行動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希望未來能繼續進步,為居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吳健怡
颱風「泰利」襲港,剛於今年4月及5月率先成立的南區和荃灣兩支關愛隊,首次參與防風災特別任務。黃偉傑是其中一員,他前晚已在荃灣梨木樹社區會堂的臨時庇護中心通宵值班,接待前來尋求庇護的市民。他表示,民政事務處亦有備而來,早已為庇護中心張羅床鋪被褥等基本物資,亦有醫療輔助隊成員在場提供協助,關愛隊隊員則額外提供餅乾、杯麵等乾糧及充電器,「周日白天尚未掛八號風球,當晚過來庇護中心的市民不是很多……安排他們留宿的過程很順利。我們(關愛隊)是第一次在颱風期間進行應急行動,連續出動了兩天,大家都學到不少經驗。」
走入低窪地區 傳授防洪方法
黃偉傑憶述,該區關愛隊成立以來,首次進行應急處理任務是5月中旬德士古道發生的一宗交通事故,當時在民政署安排下,政府工作人員及關愛隊在瑪嘉烈醫院急症室設立援助站,為市民提供協助;另有一隊關愛小隊成員到仁濟醫院為市民提供協助。在該次事故以後,荃灣區19支關愛小隊建立輪更機制,按照「更表」日期值班,今次打風是輪到愉景、荃威及荃灣中心小隊值班,但作為麗濤小隊成員的他自動請纓,「不止我了,亦有數名關愛隊義工主動幫忙。」
在庇護中心的工作只是防風災任務的一部分,黃偉傑表示早在風暴襲港前隊員已四出防範風暴。其中,荃灣深井是低窪地區,容易遭受水浸,該區小隊前日在打風前到訪較高風險的村屋,提醒居民如遇水浸的處理方法並提供協助,例如事先準備沙包,教導村民如洪水不斷湧入屋內,應到屋內的最高處暫避並及時求助等。
至於近海的南區,當區關愛隊肩負宣傳防風資訊的重任,南區關愛隊鴨脷洲北小隊隊長彭兆基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該區私人樓宇及三無大廈比較多,遇到颱風,三無大廈容易漏水,另外很多年長市民獲取資訊不暢,均需要關愛隊協助傳達颱風資訊。
彭兆基表示,關愛隊早前在多次走訪中,已獲取不少居民的聯絡方式,很多人都有興趣接受關愛隊發放的信息,今次他們主要透過打電話、微信及WhatsApp三個途徑聯絡居民。「我們最擔心的是,如果落波的時間是中午,很多人下午需要出行返工,交通上容易遇到困難,這次剛好是4點多落波,減少了一批外出人士,整體工作量不大。不過我們有12名隊員和10名義工,這兩天都是隨時候命。」
落波檢視排水 清理路面樹枝
南區石漁關愛隊隊員甄智建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前日傍晚起成員們已提早到石排灣邨以及漁光村視察及探訪區內屋邨居民,尤其是長者和小童,提醒他們要做好防風措施。
落波後,成員亦負起善後工作,包括檢視水位及排水情況,以及清理道路,清理被暴風吹倒的樹枝,同時檢視大樓外牆情況,「若是外牆出現特別嚴重情況,會立即通知房屋署,以能盡快可以解決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