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淑梅
上月24日,香港首位華人首席大法官、「真正的君子」楊鐵樑爵士逝世,享年93歲。相信大家一定會記得他對香港法律的貢獻,他在華人世界建立了高質素的司法系統,香港法官的終身制非常重要;他曾經參與過第一屆香港特首選舉;他為香港電台主持《楊鐵樑留言信箱》,教導英語知識和社交禮儀10多年;他愛錫太太譚愛蓮女士,猶記得當年2004年楊官剛和太太慶祝了50周年結婚紀念,他在接受《舊日的足跡》專訪時破例表明心跡,很認真地對着咪高峰說︰「Darling我愛妳!」非常震撼……17年前,原來夫人也在同一天6月24日與世長辭,這是一種多奇妙的緣分。
當年在節目中楊官提起了自己的法官身份,「我做法官40年,好嚴肅,因為做法官要絕對公正,不能受外來任何威脅影響,有法官懶、脾氣差,但我未見過貪污、甚至故意歪曲法律去判案的法官。香港法治制度的名聲不錯,不是一兩個人的功勞,是長久以來所有法官累積下來的,得來不易,好寶貴,但是如果有一個人破壞這個名聲,那就全盤皆失,怎樣也補救不了,幸好今日依然保存着,我好欣慰!」
「選法官好艱難,要精通法律、英語以及他們要有良好的操守,市民對法官的行為要求嚴格,放工也不能周圍走,要做24小時法官,初時好辛苦,但我自小便習慣了,私底下他們說我好嚴肅是悶人,這是改不了的。回歸後李國能請來了一些很好的人才,相當不錯!」
當年楊官為什麼會參選第一屆特首選舉?「初時知道香港要選特首,社會議論紛紛,初時有一位人士參選,又有人鼓勵不如你出來給人多一個選擇,結果3人參選。有人說我陪跑,我都沒有想自己太多,我並非偉大,只是當時超過了法官年齡,正在延期,那時候是香港關鍵時刻,如果人人都避免做困難的事,香港會散……我幾十歲了,即使碰傷額頭也沒關係。家人個個不贊成,但為了香港我願意,我做到大法官都是香港給我的,當然後來我輸了,他們非常開心!哈哈!」
「結果出來,我是處之泰然的,我可以過好退休生活,我覺得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並非因為什麼職銜、得到什麼榮譽或者哪一幢大廈是由他的名命名,而是那些真心為國家人民謀福祉的、去戰場的、做水利的,他日人家會記得的未必是他的名字,而是說『有個人』……這樣的功績已經足夠。」
「我覺得理想的特首,第一,要得到中央的信任,熟悉(內地)政府的文化、做事的手法和理念;要非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不能自覺我是香港的中國人高人一等,這樣的心態絕不要得!第二,特首的職責是治理香港,有陣子要和內地爭取,要放膽去爭取,若不成功都算爭取過!特首雖然效忠國家,但同時效忠香港,工作要為香港人而做。同時要與我們的貿易夥伴培養良好的關係,要有遠見,心目中香港如何走下去,不是天馬行空,要明白自身的優勢和弱勢,定下目標放膽前行!」
「我也擔心香港的青年人缺乏遠見和常識,沒有培養自己踏入社會之後做一個有見識有用的人,這樣的心態是一種缺陷,學校和家長都要加倍努力和合作,孩子自己也要明白,花點時間去裝備自己。香港有精英,但以我們這樣的城市,精英的數字應該更多!」
這是19年前楊官的專訪,他高瞻遠矚、字字珠璣,他的智慧和視野放諸今天的社會依然非常到位,發人深省!感恩前人的努力,大家也要繼續加油,楊官,我們將永遠懷念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