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檳榔嶼對岸,馬來西亞半島北面西岸,北海附近鄉鎮華人百年老宅小小博物館買得日本古玩字畫「遊雲」。作者供圖

鄧達智

「遊雲」是我檳城漫遊十天離開之前兩天,朋友們帶我駛車過跨海大橋,到檳榔嶼對岸近海鄉鎮Nibong Tebal吃海鮮、重點蟹粥之前,先到另一鄉鎮Sungai Bakap 140年潮州家族大宅「文林第」(Goh Mansion)一角改裝而成的「小隱別院」(Coffee Dol)喝點餐前小飲並參觀屋內古董擺設,選購了兩件舊物其中一件。

論書法,大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遊雲」,為日本人書寫,並非筆者心儀、喜歡;純粹字裏行間的意境。

遊雲首先讓我想起李白最美的送別詩: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浮雲比遊雲的境界更高,「浮」並無目標,來去隨意;「遊」則潛藏着具方向的動機,有着某種程度上的確定性。

踏上7月,酷熱加上南風天,天色碧藍如洗,偶爾飄過浮雲,抬頭閒閒一瞄皆是好風景,那浮雲積聚落下雨來,未幾又被蒸發成雲,周而復始其不定性的狀態,最動人。

人生去到一個階段,不難發現全皆浮雲,一時的形象狀態,例如人類的臭皮囊並不久享,身邊人、事、物、情皆過眼雲煙,讓你執着頑固堅持,不外乎數十年光景,最終撒手塵寰循環回到永不確定的浮雲狀態。

《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照孔子所說,人到四十而不惑……今人不少犯公主病、王子病,莫說四十,就是六十,不用說耳順,還當自己未成年,滿心滿腦充滿疑惑!

都無謂批評別人,不久前自己還因為友際是非黑白扭曲而耿耿於懷;睡醒一覺做個沒事人的特異功能似乎透支過度無影無蹤,數年下來,神仙棒無論如何敲打,始終難以釋懷。

疫情漸次好轉,自去年8月開始出門,首個目的地曼谷,12月初檳城,聖誕節新年沿日本本州漫天風雪的西北岸京都開始,富山、新潟、山形,幾乎一整個月,農曆年泰國,之後加拿大、澳門、廣州、捷克、德國、英國、潮汕、曼谷、檳城,隨後還有北海道、克羅地亞、意大利、日本、柬埔寨、緬甸……見朋友,遊景點,享受好酒美食其樂融融;最窩心,還是享受無聊:睡覺睡到自然醒,拍攝日落,聽海聽雨,數小時散步、賞花、望雲。

跟童年無異,至愛漫無目的不斷走路,偶爾駐足抬頭望藍天白雲,坐海邊密切融入遊雲變化莫測,日落金光燦爛;忽爾心境清明,人啊,何嘗不是雲?不斷遊動、變化、循環再造,何曾有定性?能擁有相知相交數十載弟兄姐妹、少年書友,已然上天賜予厚重福蔭;商業關聯、社交產品,過雲雨而已,才轉頭已被蒸發不留痕,介懷?便是閣下懵懂,不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