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小朋友在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的網絡安全科技館參觀體驗。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進一步推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立法工作。近日司法部、國家網信辦專題研究審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草案)》,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將加快推動條例立法進程。香港文匯報記者11日從司法部了解到,草案對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促進、網絡信息內容規範、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網絡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規定,還對有關違法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多位學生家長表示,法規對合理利用網絡提供權威指南,期待盡快落地實施。

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6.8%

據了解,近年來,各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出台了《關於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中創設「網絡保護」專章。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已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草案還聚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總結近年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實踐經驗,將成熟做法上升為法規制度,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

據統計,2021年中國未成年網民達1.91億,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96.8%。互聯網在拓展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被濫採濫用,以及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亟待通過完善立法,進一步強化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主體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責任,規範網絡信息內容管理,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

有關負責人介紹,司法部、國家網信辦在起草和審查草案過程中,多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廣泛徵求中央有關單位、部分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行業協會和專家的意見,凝聚社會共識;反覆研究論證,對草案進行多次修改完善,從立法層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防治網絡沉迷 家長冀盡快落實

今年6月29日,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牛一兵在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新聞發布會時表示,國家網信辦會同司法部加快推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立法工作,為網絡素養提升、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網絡沉迷防範等事關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堅實的法律保障。

身為一名初中教師,北京市民徐女士對青少年沉迷網絡帶來的危害感同身受。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自己帶的學生裏就有沉迷網絡的,「很多家長都是一開始不以為意,等到問題嚴重、影響學習,甚至出現心理問題才發現管不了了,最嚴重的還有學生被家長搶走手機直接威脅父母,不還手機就去死。」她表示,自己也是一位媽媽,希望這項法規盡快落地實施,對孩子和家長都是一種保護。

天津家長高先生也表示,這項法規從法律上釐清了家長、青少年和網絡服務提供者等各方面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合理利用網絡提供權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