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北京中軸線」啟動儀式於紅橋市場頂層大合照,背後正是天壇祈年殿。

「歡迎各位港澳青年,北京歡迎您,我也代表公司歡迎你們到首都北京實習!」

在我面前是15位來自香港不同院校的在讀高校生,歡迎儀式的這一天,大家都穿着整齊的職業裝,臉上朝氣勃勃,我想,這就是青春!

「接下來這一個月,大家可以深度學習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文化,然後創作圖文視頻內容,在實習最後一周展示成果,為人生的實習時光留下精彩紀錄。時光沒法倒流,希望各位同學好好珍惜這次難得在北京實習的機會,多實踐多學習多思考多提問,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第一周的實習,我讓他們先了解北京中軸線申遺的整體概念,畢竟實習生都是第一次到北京,只有一位是第二次。 北京7月的旅遊十分火爆,各種場地一票難求!所以感謝的話必須先說,感謝首都博物館的支持,可以讓他們參觀北京中軸線專題展覽「輝煌中軸」。另外,也要感謝各位中軸線專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實習生分享,感謝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播達人竇俊傑老師,以風趣幽默的風格向實習生分享「中軸線與紫禁城」沙龍,還有他的合夥人「游氏·祈東小館」游總的大力支持,讓實習生體驗他們的文旅項目「京騎」,這也是一票難求的,全北京最火的騎自行車遊中軸線項目。 同時,衷心感謝北京市東城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及東城區各單位的支持,安排活動場地及中軸線專家,讓實習生在第一周對中軸線有整體了解。 其中的特別場地,是坐落於中軸線的東城區工商聯會議廳及位於天壇東門的紅橋市場。 紅橋市場是北京著名的國際珠寶市場,曾接待過多國元首,是必到打卡點。 在紅橋市場頂層,是全北京觀賞天壇的唯一最高點,其中「觀壇」及「梅蘭書院」的中軸線氣息十分濃厚。 「梅蘭書院」多年來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為中華文化傳播,作出了大量傑出貢獻。這周,區里為實習生安排的「我與北京中軸線——2023港澳青年暑期專題采風活動」啟動儀式就在此舉辦,之後,也讓他們到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觀賞央華年度戲劇《你好嗎》。以下是幾位實習生,在第一次了解中軸線後的親身感受。

羅莉芳: 「第一周了解中軸線整體情況後,我感嘆於古人的智慧,以建築形式來表達天人感應的思想,相對於單純的美觀,中軸線上的建築的每一處設計都極具巧思。因此,我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能繼續好好了解北京中軸線。」

陳綺雯:「我感覺中軸線能與黎民百姓相處得如此融洽和諧,離不開北京市民的上下一心。曾聽聞過許多香港人自嘲道:『香港係文化荒漠』,但諷刺的是,當中只有小部分人是真的身體力行去支持香港的藝術文化;曾讀過一篇樂評,提到聖誕節前後的一個本地樂團的音樂會上座率只有不到三成,令人嘆息。與其妄自菲薄,自怨自艾,不如現在就開始創造。心中由衷期盼香港也能像北京般上下一心創造、保留、活化香港文化。」

陳梓洳: 「在首都博物館看見復刻北京中軸線的大沙盤模型,結合光投影和電子屏幕,還原出盛世的北京城日夜更替的模樣,內心真的深受感動,並對『北京中軸線』傳承者的身份感到自豪。希望更多的香港的學生也能像我一樣,親身感受北京中軸線的雄偉,甚至能把中軸線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香港的城市建設上。」

最近工作量大增,幾個上半年策劃和組織的項目,剛好都在7月爆發,和北京的天氣一樣超火。 7月8日,2023年京港澳人工智能賦能產業領域交流活動,在京港澳聯動舉辦,三地專家圍繞AI賦能教育、物流配送調度、3D引擎、工藝美術、大語言模型、元宇宙引擎-AIGC、Web3.0商業模式、數字版權、京港澳合作等方面熱烈討論。活動由北京市科協科技交流中心支持,由北京交叉科學學會、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文創組、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共同主辦,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北京光學學會、北京高教學會數學研究分會、北京信息產業協會元宇宙專委會、中關村中小型科技文化企業促進會、香港電腦商會、香港Web3.0產業聯盟共同協辦。我由衷感謝各位嘉賓分享的滿滿乾貨,共同推進了京港澳相關交流。

繼續努力搭建內地與香港橋樑,文創科創融合,賦能產業發展,帶動更多青年為國家奮鬥!

◆作者/圖片:文旅部香港青年 中華文化傳播大使 梁家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