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季來臨,由於氣溫高,濕度大,人們易出現情緒波動、焦躁不安、心慌心悸、失眠等症狀,各大醫院的精神心理科焦慮症患者增多,而且患者脾氣大、失眠、情緒波動的症狀明顯加重。長時間的光照和高溫高濕天氣易引發人群焦慮煩躁,心理學研究顯示,精神心理疾病其實與天氣有一定的關係。因此,高溫天氣要主動調節情緒,尤其要注意焦慮、愛發脾氣、失眠等不良心理行為的調節,如果焦慮比較嚴重,還需及時求助心理諮詢師。◆文︰香港中醫學會 陳飛松中醫 圖︰陳飛松、資料圖片
從臨床來看,較為陰冷的冬季,陽光少,抑鬱症患者會比平時多一些﹔而高溫酷熱的夏季,焦慮症的患者則明顯增多,患者往往入睡困難或者睡眠淺,而情緒上則往往表現為愛發脾氣,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與他人爭吵。除了這些精神「敏感人群」,即使是健康人群,在高溫天氣也會感覺脾氣見長。有關研究也顯示,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容易出現情緒、心境行為的異常,很多人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這就是「情緒中暑」,醫學心理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所以人的情志與外界環境有密切聯繫,一般來說,低溫環境有利於人的精神穩定,一旦溫度上升的變化幅度增大後,人的精神、情緒就會產生波動,不僅給人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應,還會對人的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以致出現煩躁、愛發脾氣、記憶力下降等。
《黃帝內經》說夏季應該「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其意思是說,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萬物一樣鬱鬱葱葱,蓬勃向上,心情愉悅,切忌發怒,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這是適應夏季的養生之道。在精神調養上,中醫學認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則要「長」,因為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讓人心煩意亂,心緒不寧,所以夏天更要心情舒暢,精神要充沛、飽滿、情緒外向,如萬物蓬勃生長一樣,這就是「夏養長」,因為只有神氣充足,人體的機能才旺盛而協調。
調攝情志 精神飽滿
情志是情感和心理活動,包括了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情志對人的生理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情緒可以提高臟腑功能,增進健康。而不良情緒可導致機體功能紊亂,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為了減少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提高生活品質,就要及時地調整不良的情緒。
同時,還要做到精神飽滿。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託:人是有思想和理想抱負的,一個人有了奮鬥目標,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美好的信念,可產生自覺的意志行動和積極的情感,有許多活動如書法、下棋、種花、釣魚、旅遊以及益友清談等,均能使人精神有所寄託,並能陶冶人們的情感,從而起到移情養性,調神健身的作用。
其次,要經常注意檢查自己的情緒,如存在急躁、焦慮、憂鬱、憤怒、狹隘等情緒時,一定要設法克制,這就要加強學習、加強修養。日常有計劃地進行修身養性之道,用豁達、微笑對待不稱心的人和事,是人們應具備的涵養。
恬靜養神 心情暢達
中醫學認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調神攝生,首貴靜養。《黃帝內經》曰:靜則神藏,躁則神亡。因此,養神之道貴在一個「靜」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保持在淡泊寧靜的狀態,做到摒除雜念,內無所蓄,外無所逐。因為在這種狀態下,「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這樣有利於防病去疾、促進健康,有利於抗衰防老、益壽延年。
夏季要多做戶外運動,多與人交往,多想積極開朗的事,這樣心情才能暢達;而「養靜」就是要心情平靜,不急不躁,通過自我調理或戶外運動等方式把心中之抑鬱燥熱散發出來,正所謂心靜自然涼,心寧而神安。
養陽護心 宜清宜靜
夏季養生要重視養心,宜清宜靜。一方面炎熱的夏季,以暑濕之氣為主,暑邪易耗氣傷津,損傷人體的陽氣;另一方面,夏季因為炎熱,很多人用空調冷飲來消暑,此時,如果過分貪涼的話,也會傷害體內的陽氣。另一方面,夏季與五臟的心相應,夏季屬火,通於心氣。氣候炎熱,汗液外洩,易耗傷心氣。
夏季氣溫過高,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可能會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情況,此時,還應注意調暢情志,放鬆心情。
起居飲食 清火補水
火邪、內火,一方面要避免在高溫烈日下勞作,注意室內的通風降溫,以防火邪侵害﹔另一方面,要注意補腎水,以清心火,防止因機體陰陽平衡失調而出現的內熱症。夏天暑熱,導致腎水不足,心火過亢,水火失濟,而出現心煩失眠,腰酸乏力,手腳心發熱,口腔炎症等症。
加上,規律作息,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好,心情好,更有利於心神的寧靜。飲食調養要清淡,忌油膩;要多吃瓜類蔬菜,多吃含鉀食物,適當吃些苦、酸味食品。要補足水分,每天要多飲水、多喝湯、多食粥。因為夏天出汗多,身體消耗水分也較多。
現在,介紹兩種調攝情志的處方,方便人們夏季調攝情志時使用。
【調攝情志處方】桂圓肉粥《老老恒言》
材料︰桂圓肉20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白糖15克。
做法︰分別將桂圓肉、大棗、粳米洗淨,同置鍋內,加水1,000毫升,先以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至粥熟,然後加糖調位即成。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食用。
桂圓肉粥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因各種情況導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神疲等,凡屬於心脾兩虛者,均可選用。由於本方鎮靜催眠作用較為明顯,年長者食用效果更為常用。本方亦可用於健康人提高記憶力,增強體質。內有痰火及濕滯、飲停者忌用,血糖高者白糖可用木糖醇代替。另外,需要熱食,用量不宜過大,以免造成中滿氣壅。
決明羅布麻茶《新編中國藥膳食療全書》
材料︰炒決明子12克,羅布麻10克。
做法︰將炒決明子、羅布麻裝於玻璃杯中,用開水沖泡15分鐘即可。代茶頻飲,每日一劑。
本方清熱平肝,明目潤燥。滑腸通便,可用於高血壓病、高血脂症、肝炎等疾病屬於肝陽上亢、肝火上炎類型者。因決明羅布麻茶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故可以用於腸燥失潤所致的便秘。本方以泡服為宜,不宜煎煮;決明子不可過炒,否則療效降低。本方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但作用緩和,需長期服用,方有顯效。少數服用本品後可有輕微腸道不適,久可自行消失,不影響繼續服用。大便溏瀉,或眩暈頭痛屬於陰血虧虛,不宜使用。
評論